首页> 中文学位 >科学文化及其当代弘扬
【6h】

科学文化及其当代弘扬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1章科学文化——反思科学的结晶

第2章科学文化——历史的追问

第3章科学文化——时代的呼唤

第4章科学文化当代弘扬的对策探讨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学位论文以科学文化及其当代弘扬为题,从界定科学文化的本质、内涵、特征及功能入手,进而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国近代落后的科学文化根源,以史为鉴,剖析了在当代弘扬科学文化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科学文化当代弘扬的对策。 论文从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特征出发,指出科学文化是以科学技术为依托的新型文化形式。基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事实,自然蕴涵科学文化是第一文化的现实,它不但是系统化、理论化的知识体系,而且是作为一种融观念、知识、精神于一体的文化,成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指导原则与行为准则。总之,科学文化既是有科学含量的文化,又是合乎文化自身发展规律,能与经济、政治协调发展的文化,现代社会一定是一个科学事业高度发达、科学文化广泛弘扬的社会。 论文秉承科学文化理念,追问历史,挖掘近代中国落后的科学文化根源,提出民族复兴的科学文化要求,并且阐明了科学文化作为主导文化已经和正在发挥着它的巨大社会功能,指出它是民族复兴、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文化建设、科技创新的文化支撑。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建立在近现代科学基础之上的科学文化,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所缺乏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辉煌不容否认,中国近现代科学技术落后、科学文化匮乏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大力发展科学事业,积极实施科学创新工程,在全社会弘扬科学文化,是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提出的历史性课题。鉴于此,本论文从树立先进文化观、发展科普事业、改革教育体制、进行理论研究等方面提出了对科学文化当代弘扬的若干对策探讨。 本论文采用宏观研究与微观剖析相结合、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比较、思辨等研究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