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中国文人画的历史变迁
【6h】

试论中国文人画的历史变迁

代理获取

摘要

中国文人画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多种因素促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一个相当长的演进过程。在较早的两晋时期,文人就表现出“学不为人,自娱而已”的创作态度;唐代在理论和技术上都为文人画的出现做了一定的准备,张彦远提出“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文人画的鼻祖王维的画体现了诗人兼画家的审美情趣;中晚唐破墨山水画法为文人画提供了形式的可能性;五代的董源、巨然在山水画上追求平淡天真的笔墨情韵,则为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艺术规范。宋朝苏轼也提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他最先提出“文人画”的概念,他主张“诗画本一律”,大力倡导诗画结合,使之成为文人画的基本特征之一。元代文人画家挣脱了伦理政治宣传教化的束缚,从艺术本体和人的主体价值意义上来认识绘画功能。最具代表的就是“元四家”。明朝最著名的四君子画家非徐渭莫属,他的诗书画结合不但形式感剧烈,而且借物抒情,甚至借题发挥,尽情倾泻胸中郁愤之气。到清代中后期,文人画表现出明显的大众化,他们画风的共同倾向是:顺应时代审美要求,注重艺术自身发展,重视外师造化和个人独特的感受,把笔触伸向过去被文人忽视的下层生活,以书法入画法,写意传情,“刺时”、“言志”,以巧藏拙,蕴妍于朴,苍劲中求柔媚,纵逸中见法度。完善了诗书画印相结合的文人画风,善用精练的笔墨,使情感得到充分的发挥。
   通过研究文人画的历史变迁,我们基本得出文人画的特征,从表层看:以文化修养较高的文人为创作主体;以诗书画印等艺术形式相互结合为形式;其发展前期主要以山水为创作对象,后期加入并凸显了“四君子”的高洁。从深层看:不求形似,只求神韵,有的甚至与实物相去甚远,正因此含有各式的象征意义:是文人借以抒情、言志的手段;所抒情多为胸中郁结之愤慨,所言志多为表现自己的高尚气节。今天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中国画”,其审美体系、造型语言和价值标准,基本上是从元明清文人画中抽绎出来的。另外,本文从各个朝代政治文化的背景为基础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比较来证实文人画的出现和发展跟时代的变迁是息息相关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