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6h】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文献综述

1.5 本文创新之处

第2章 研究方法

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2.1.1 关于量化研究方法的选择

2.1.2 关于质化研究方法的选择

2.2 社会调查法

2.2.1 研究总体与样本

2.2.2 搜集资料与分析资料的方法

2.3 个案研究法

第3章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

3.1 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3.2 相关理论分析

3.3 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4章 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4.1 研究生学习现状分析

4.1.1 学习动机现状

4.1.2 影响研究生学习动机的原因分析

4.1.3 启示

4.2 研究生的人际交往现状

4.2.1 人际交往现状

4.2.2 影响研究生人际交往的原因分析

4.2.3 启示

4.3 研究生职业规划现状分析

4.3.1 职业规划现状

4.3.2 影响研究生职业规划的原因分析

4.3.3 启示

4.4 研究生的压力现状分析

4.4.1 压力现状

4.4.2 影响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分析

4.4.3 启示

第5章 研究生“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5.1 学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者

5.1.1 加强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

5.1.2 建立和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

5.1.3 加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建设

5.1.4 完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

5.2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研究生心理健康专业知识的提供者

5.2.1 开设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5.2.2 开展心理咨询和团体辅导

5.2.3 进行心理普查和危机干预

5.3 学院: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

5.3.1 将研究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科培养计划

5.3.2 加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5.3.3 开展研究生校园文化建设

5.4 课题组:维护研究生心理健康的支持者

5.4.1 完善导师职责,充分发挥导师的引导作用

5.4.2 探索设立党支部,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作用

5.5 宿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促进者

5.5.1 朋辈互助

5.5.2 信息沟通

5.6 小结

结语

致谢

附录 研究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人数的增多,以及研究生层次学生的差异性增大,研究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相对薄弱的部分。因此,探讨研究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并建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全文大致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本次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研究设计的介绍。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对国内中西部地区的11所“211”重点高校的全日制在读研究生进行研究。第三部分是关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探讨。第四部分是分析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研究表明,影响研究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学习、人际交往、择业就业和压力管理等四个方面,本章重点介绍研究生在学习、人际交往、择业就业和压力管理等四个方面的现状。研究生在学业方面,自主性较强,但学习压力显著增大,部分学生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学业上的压力;在人际交往方面,研究生交往的范围相对狭小,社会支持系统较为薄弱;在择业就业方面,研究生有相对较高的期望值,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较为欠缺;在压力方面,就业压力最高,其次是经济压力,最后是婚恋压力和人际交往压力。第五部分是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研究。主要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学院、课题组和宿舍等五个方面来构建研究生“五位一体”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