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Arena仿真的长江中游运输需求与通过能力适应性研究
【6h】

基于Arena仿真的长江中游运输需求与通过能力适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江中游航运发展分析

2.1 沿江省市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2.2 长江中游航运基础设施

2.3 中游船舶运输需求分析

第3章 长江中游航道通过能力仿真建模研究

3.1 航道通过能力基本理论

3.2 系统仿真理论

3.3 典型航段通过能力仿真建模

第4章 长江中游运输需求与航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分析

4.1 运输需求与航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内涵

4.2 适应性要素分析与指标选取

4.3 基于Arena仿真的适应性分析

4.4 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建议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与结论

5.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中部地区崛起和武汉长江航运中心的建设对长江中游航运业的发展带来契机,随着长江南京以下12.5m深水航道的建设以及上游三峡库区的形成,长江上下游航道条件得到了大幅改善,而中游航道标准明显偏低。因此,论文以长江中游为对象,从定性和定量角度研究船舶运输需求与航道通过能力之间的适应性,对中游航运发展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长江中游航段船舶运输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对部分断面船舶交通流量进行回归预测,为适应性定量分析提供数据支撑;目前对航道供需适应性的方面研究偏少,本文在回顾以往关于航道通过能力数学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总结了以数学公式计算得到的通过能力进行运输需求适应性分析存在不足,考虑中游跨江大桥众多等因素,通过使用Arena仿真软件对船舶通过桥区航段和单向航道分别进行模拟并得到仿真结果,从运输时间和安全性角度对中游运输需求与通过能力适应性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提高航道通过能力的建议。从服务水平角度分析运输需求与航道通过能力适应性对长江航运适度超前目标具有较强针对性。船舶通过桥区安全水域范围和单向航道的通航时间、安全水平以及排队水平作为体现其服务水平的指标,在文中使用仿真软件模拟船舶通航得到。结论显示:以武汉大桥等断面为例,航道充分满足目标年份运输需求,但是部分船舶通航时间过长;通过提高航速和优化船型结构试验数据的分析可知,两者对提高航道通过能力都具有明显的效果,提高航速效果更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