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技能需求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
【6h】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企业技能需求的影响效应--基于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的经验证据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1.1.1劳动力成本上升与经济下行压力

1.1.2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转型

1.1.3经济转型与企业技能需求变化

1.2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2.1研究思路

1.2.2结构安排

1.3研究方法、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1.3.1研究方法

1.3.2研究意义

1.3.3可能的创新点

2技能需求相关文献分析

2.1技能偏向性理论研究

2.2技术进步与技能需求相关实证研究

2.3总结与评述

3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绩效产出的影响效应

3.1指标选取

3.1.1劳动力成本指标测度

3.1.2企业绩效产出指标测度

3.2计量模型

3.3动态面板回归

3.3.1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绩效产出的基准回归分析

3.3.2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绩效产出的干预效应模型估计

4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效应

4.1计量模型与研究假设

4.2企业行为的描述性统计

4.3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行为选择的一阶差分回归

5 企业转型对于技能需求的影响效应

5.1变量定义与特征性事实

5.1.1技能需求

5.1.2工作任务

5.1.3技能需求的相关特征性事实

5.2识别策略与计量模型

5.3企业转型对于技能需求影响的实证检验

5.3.1企业层面的估计分析

5.3.2员工层面的估计分析

6主要结论、政策启示与研究展望

6.1主要结论

6.2政策启示

6.2.1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

6.2.2更具竞争性的教育体制完善

6.2.3构建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市场,提高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国经济增长近年来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涨带来的严峻挑战。一方面,自2010年以来,人均劳动力成本持续高于人均GDP。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竞争力可能受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威胁。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将逐渐弱化在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上的比较优势和国际竞争力。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需要,中国产业升级要求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了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中国经济需要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新”转变,未来的增长更多地依赖于提高生产力的能力。但是,中国经济转型存在一些障碍,中国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可能会有一些麻烦。而当前中国人力资本发展存在明显不足。由于缺乏私有制的竞争,中国国有部门的教育质量在改善方面有限,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由于城乡教育投资不平衡,非熟练工人工资上涨导致教育机会成本增加,许多农村学生从初中退学。如何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情况下,企业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是当前中国经济研究的重点。 运用中国企业-劳动力匹配调查(CEES)数据,通过动态面板回归以及干预效应模型研究发现,即使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对于企业产出增长还是具有积极的作用。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产出和生产率的提升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通过一阶差分模型以及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研究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于企业创新转型具有较为显著的“倒逼”作用。无论是调整劳动力结构、资本投入技术创新,还是机器代人、自动化设备购买等,都是企业在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但通过面板数据回归发现,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企业研发创新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关系,与资本、机器设备等投入之间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即相对于研发创新而言,要素替代效应在劳动力成本上升情况下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指出的是,要素替代效应不是简单的技术应用,是一种技能偏向性技术进步。 同时,在企业面板数据和员工截面数据结构下,实证研究表明企业要素替代效应和研发创新作为一种机制,对于技能需求变化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随着企业的转型,企业的技能需求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方面,工作任务上的变化。通过CEES研究显示在抽象性、常规性、操作性等工作任务上员工的技能需求不同,企业对员工技能的需求逐渐由常规、操作性向抽象性转移;另一方面,数控机器、机器入的引入对劳动力的英语使用能力、电脑操作能力、管理知识等具有更高的要求。此外,来自劳动力个体的微观证据表明,现有劳动力的技能状况难以满足企业技能需求的变化情况。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有较大差异。其中,84.68%的员工没有接受大学及以上程度的教育;另一方面,英语技能、电脑技能、管理知识与企业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基于实证研究,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更具竞争性的教育体制完善(鼓励公办、民营、外资性质教育投资),构建相对稳定的劳动力市场,提高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