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研究
【6h】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第一章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自由观的思想资源

第一节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的西方自由观

第二节《德意志意识形态》之前马克思的自由观

第二章《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思想

第一节 自由内涵的界定

第二节 不自由的原因分析

第三节 自由的实现逻辑

第三章《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自由思想的当代价值

第一节 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

第二节 处理好人和社会的关系

第三节 处理好人和自身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关于哲学和社会主义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现实的个人及其实践活动作为历史前提和理论出发点,创立了唯物史观,并以此为基础,确立了新的自由观。
  西方自古希腊时期就开始了对自由的理论探索,但自由与必然绝对对立的观点一直延续到近代,直到黑格尔才以绝对精神的自我运动实现了自由与必然的统一,不过也只是抽象的统一。在西方自由思想传统的基础上,马克思开始了自已的自由探索。从《博士论文》时期开始,伴随着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自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的心路历程,马克思也从对精神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追求,转而将自由与人的类本质、与自由自主的劳动和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最终和恩格斯一起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共同创立了唯物主义自由观。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先界定了自由的内涵,自由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个人、自由的内涵是自由自主的活动、自由的实质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接着分析了人类不自由的原因,即自然力量压迫、强制分工的束缚、普遍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对立、偶性对个性的压抑以及虚幻观念的统治;最后指出自由的现实基础是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实现自由的根本途径是实践,自由实现的根本标志是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自由。《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自由观对于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自身)之间的关系,逐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