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培育研究——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6h】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其培育研究——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重点

三、研究难点

四、研究创新

五、技术路线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概述

第一节 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一、责任

二、责任感

三、社会责任感

第二节 社会责任感的分类

第三节 社会责任感的形成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调查

一、问卷编制

二、正式施测

三、问卷甄别

四、信息统计

五、现状调查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探讨

一、大学生自我责任感明显强化

二、大学生家庭责任感认知充分

三、大学生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

四、大学生环境责任感依然淡化

五、大学生国家责任感流于情感

六、大学生人类责任感有待增强

第三节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成因分析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维度差异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成因探讨

第三章 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节 发挥家庭的榜样作用

一、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

二、形成有责任感的家庭氛围

三、培养大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

第二节 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作用

一、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主阵地作用

二、加强高校教师的社会责任感

三、积极组织和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第三节 营造有责任感的社会环境

一、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二、营造积极的社会责任感氛围

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著

展开▼

摘要

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大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是一个越来越值得关注的话题。教育是今天的事业、明天的希望。要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十八大报告将教育放在民生首位,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也将“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列入教育发展重要战略,这都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高度重视。
  本研究是在前人社会责任感理论研究的基础和实践经验上,借用问卷调查法、结构化访谈及文献资料法等途径,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全面系统地探讨了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点及现状,并分别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中的个人、家庭、他人、环境、国家、人类六个方面和责任感意识认知、情感认同、行为践行三个维度进行深度比较,探求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在认知、情感、行为三个维度上的差异,探索性地提出培养当前三峡大学科技学院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应对之策。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总体上看,调查结果处于中上等水平,但依然有提升空间。
  2、从责任感的各项主要内容上看,各项责任感间存在明显差异,表现为个人责任感明显强化、家庭责任感认知充分、他人责任感多被忽略、环境责任感依然淡化、国家责任感流于情感、人类责任感有待增强。
  3、从责任感认知、情感及行为三个维度上看,维度间存在不一致,责任感的认知和情感认同要明显高于责任感行为的践行程度,其中家庭责任感从责任意识认知、责任情感认同到责任行为践行上一致性最高,环境责任感和他人责任感在维度上的一致性最差。
  本文以分析的结果为事实依据,说明加强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对策既要从责任感的三个维度入手:即以责任意识认知为抓手,强化社会责任意识认知的深度;以责任情感认同为契机,激荡社会责任情感共鸣的力度;以责任行为践履为重点,激活社会责任履责的广度,也要从社会层面、学校层面、家庭层面和个人层面四位一体统筹全面考虑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