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6h】

区域政治视角下的乡村治理——珠三角农村村治变迁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论

一、研究起缘

二、研究范围和命题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村治变迁的历史背景(清末-1949年)

一、乡村治理的外部环境资源

二、乡村治理的村落内部机制

三、乡村治理的内外互动

四、乡村治理绩效评析

第二章政社合—的乡村治理(1949-1983年)

一、乡村治理的外部环境变化

二、乡村治理的村落机制变化

三、乡村治理内外互动的特色

四、乡村治理体制的评析

第三章先行一步的改革与村民自治的萌生(1983-1989年)

一、乡村治理环境的体制转型

二、乡村治理的村落资源变换

三、乡村治理的内外互动

四、乡村治理的成效与问题

第四章乡村治理体制的行政复归(1989-1998年)

一、乡村治理环境中的市场化扩展

二、乡村治理的村落机制

三、乡村治理的互动过程

四、行政化乡村治理的结果

第五章管理区向村民自治体制的跃进(1998-)

一、乡村治理的外部环境变化

二、村民自治体制的全面确立

三、村民自治体制中的村落

四、乡村治理中的互动特色

五、村民自治体制建立后的治理绩效

第六章理论分析与主题讨论

一、村民自治理论分析

二、村民自治区域性生态资源分析

三、村民自治资源能量互动分析

四、现代化进程中的村民自治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选择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的撰写起缘于珠三角农村村民自治生机勃勃的现实呼唤.论文研究的区域范围严格限定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研究内容是该地区走向村民自治进程中村落外部的历史、经济、文化、社会、政治资源与村落内部资源相互作用的互动现象与规律.研究重点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家与农村社会互劝关系集中体现的村民自治的进程、特征和意义.研究方法是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方法的前提下,重点运用了社会生态学的分析范式.研究路径为现代化进程中珠三角农村管理体制内部资源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间的互动现象和规律.研究具体手段采用了文献法、访谈资料和问卷统计.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