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意的人生——阐释《瓦尔登湖》蕴涵的生活哲学
【6h】

诗意的人生——阐释《瓦尔登湖》蕴涵的生活哲学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ACKNOWLEDGEMENTS

1. Introduction

2. Thoreau's Life Experience

3. Sources of Thoreau's Thoughts

4. Thoreau's Life in the Woods

5. Conclusion

Bibliography

展开▼

摘要

亨利·戴维·梭罗是十九世纪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他是一位细心的观察者,在与大自然的长期接触中,他体会到自然与人之间存在一种亲密的关系。梭罗极力反对社会的物质主义和工业化,在他看来,正是社会的物质取向使人们精神堕落,世界的原始美遭到破坏。他所生活的康科德镇是当时美国文艺复兴的中心,演讲活动盛极一时,生长于厮的他做了很多关于自然的演讲,鼓励人们尊重自然,回归荒野。由于他的思想超越了他的时代而未受到同时代人的认可,但是,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和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他已日益受到批评界的关注,被尊为“美国第一位自然主义圣人”,“美国十九世纪真正伟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充满对自然的赞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反映了他渴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代表作《瓦尔登湖》,凝结了他毕生的生态智慧和人生哲学,在全球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对唤起人们的生态意识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本文试图在对《瓦尔登湖》进行作品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梭罗的自然思想和生活哲学。全文共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回顾了生态批评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历程。愈演愈烈的生态灾难引起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关注,成为生态文学发展繁荣的动力。正是在这股潮流中,梭罗的价值得到重新认识。目前生态批评在西方已发展得相当成熟,然而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中国的学术界任重道远。 论文的第二部分讲述了梭罗的身世,进而在第三部分详细分析了梭罗的思想。梭罗早期对超验主义有很大兴趣,参加了超验主义的许多活动,是一位积极的超验主义者。在此过程中,他结识了当时超验主义的领军人物爱默生,并与他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正是在爱默生的帮助下,梭罗得以在瓦尔登湖湖畔开始他著名的林中生活。梭罗自幼对美国的印第安文化甚是着迷,后来又吸收了东方哲学的部分思想,这使他能够与当时的旧传统彻底决裂,形成与大多数同时代人截然不同的生活观点。 论文的第四部分介绍了梭罗两年多的林中生活,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对其生活观点详加阐释:反对物质化的社会,呼吁人们放弃繁华,回归简单;崇尚个人的精神独立,尤其强调对个人良知的培养;反对传统的说教式教育,鼓励人们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获取真正的知识;认为自然是人类实现真正独立的美丽家园,建议人们重返大自然,在与万物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实现精神的升华。 通过前几部分的分析,可以看出,梭罗给后人留下了一笔重要的文化财富。他的人生感悟不仅预见了今天的生态危机,而且为人类指明了从危机中走出的道路。他关爱万物的思想颠覆了传统的伦理关系,启发着新生的生态伦理学。梭罗不愧为一个伟大的生态思想家和哲学家。最后,笔者指出:在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领悟梭罗的生活哲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对其思想的接受并不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要严格按照他的方式进行生活,我们要学习的是梭罗的洞察力,体会到他哲学观点的实质。我们应该像梭罗那样,一生坚持信念,为了地球家园的和谐美好,无所畏惧地探索着生活的奥秘,只有这样,人类的生存危机才能真正得到缓解。

著录项

  • 作者

    任素娟;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英语语言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军;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I712;
  • 关键词

    亨利·戴维·梭罗; 《瓦尔登湖》; 生活哲学;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