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6h】

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华中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1.前言

2.相关研究现状概述

3.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结论与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根据大量的社会调查,以体育活动为载体,以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里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在残疾人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收入、残疾类型等人口学变量和城市等不同纬度上,对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认知、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动机、残疾人的体育消费水平、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行为与内容以及开展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的组织与投资模式等内容进行了分析讨论,得出结论如下: 1.目前大多数残疾人已具有了较强的体育健身意识和一定的体育消费意识,但体育健身行为和体育消费能力较差。 2.大多数残疾人有参与全民健身的动机,但目前其参与全民健身的动机还无法转变为行为。 3.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目的依次是强身健体、祛病康复、消遣娱乐、缓解压力、自强自立和社会交往等,说明大多数残疾人已经认识到体育的多功能性。 4.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消费水平较低,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没有参与体育健身消费。在参与消费的残疾人中,实物型消费比例较高,非实物型消费较少,消费结构不尽合理。 5.残疾人参与体育健身的程度不高,有相当大一部分残疾人从未参加过体育活动。本次调查中符合体育人口标准的残疾人仅占14.6%,远远低于1996全国体育人口33.9%的比例。 6.残疾人对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上,首选是居住地附近的社区场地或公园,其次是在家里和免费的体育场馆。并受残疾人的年龄、文化程度和残疾类型影响。 7.残疾人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散步、慢跑和快走是深受各类型残疾人喜爱的运动项目,并随不同的残疾类型有所变化。 8.在影响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主要因素上,统计结果显示主要受残疾人个人的经济因素和生理因素的影响,同时缺少场地器材和健身指导等社会因素也是影响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主要因素。 9.在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和投资模式上,多数残疾人认为应由基层残联、社区或街道等组织开展,经费应由国家、所在企业、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而不能采取完全自愿的、由个人出资的形式来开展残疾人全民健身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