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和谐世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外部环境研究
【6h】

和谐世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外部环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论文特色

二、“和谐世界”理念的内涵、基本特征及提出的意义

(一)“和谐世界”理念的提出与科学内涵

(二)“和谐世界”的基本特征

(三)“和谐世界”理念提出的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世界”外部环境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四)内建和谐社会,外建和谐世界,体现了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的高度统一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面临的有利与不利的世界外部环境

四、构建和谐世界,为和谐社会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一)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继续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二)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三)积极参与国际安全的维护,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的大国责任

(四)推动文明之间的对话,以文明大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维护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五、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外部环境进行了研究。文章认为,中国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必须有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国内环境。构建一个世界各国和睦相处平等相待的和谐世界,乃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也只有努力构建和谐世界,才能为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创造一个和平、和谐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国未来的对外大战略是在坚持和平共处五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关系,争取一个有利于和平与发展的环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周边地区能够有一个稳定的、和平的地区格局和形势,一个有利于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的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