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团体辅导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6h】

团体辅导对独立学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得到国家和政府的重视

1.1.2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1.1.3高收费学校的贫困生更需要心理辅导

1.1.4团体辅导可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及的有效途径

1.1.5贫困生适合做团体辅导

1.2研究的意义

1.2.1理论意义

1.2.2实践意义

2.文献综述

2.1团体辅导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2.1.1国外团体辅导的发展和研究

2.1.2我国团体辅导的发展和研究

2.2团体辅导的理论分析

2.2.1团体动力学理论

2.2.2社会学习理论

2.2.3人际沟通理论

2.3团体辅导的特点与作用

2.4贫困大学生心理状况研究

2.4.1有关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2.4.2有关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的研究

2.4.3有关贫困大学生自尊的研究

2.4.4有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

2.5团体辅导在贫困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

3.研究设计

3.1研究假设

3.2贫困大学生的概念界定

3.3研究对象

3.4研究步骤

3.5研究方法

3.5.1研究方法

3.5.2统计方法

3.5.3研究工具

4.团体辅导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4.1团体辅导的方案设计

4.1.1研究样本的筛选

4.1.2领导者

4.1.3方案设计

4.2团体辅导的实施

4.3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SCL 90量表各因子比较

4.4测试量表的前后测效果

4.4.1全程的22位成员SCL 90前后测结果

4.4.2实验组SCL 90前后测结果比较

4.4.3对照组SCL 90前后测结果比较

4.5团体辅导的效果分析

4.5.1问卷调查的结果

4.5.2结构访谈的个案效果

5.研究结论

5.1研究结论

5.1.1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对比

5.1.2团体辅导效果

5.1.3团体辅导对于贫困生和非贫困生效果差异

5.1.4团体辅导的个案效果

5.1.5综合性结论

5.2本研究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虽然团体辅导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已经被逐步应用,但团体辅导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的应用研究却很少。 本文讨论运用团体辅导对独立学院贫困生进行心理干预的尝试。采取公开招募及辅导员推荐的形式,从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07级新生中,选出60名学生,其中贫困生26名,非贫困生34名。经过面谈确定24名学生作为团体辅导的对象,进行了6次团体辅导,最后,完成辅导的学生为22人,其中贫困生12人,非贫困生10人。 研究样本的前后测均值对比反映经过6次辅导后,研究对象在SCL_90中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意、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睡眠及饮食状况的10维度中都有所改变,而对人际关系敏感、躯体化、强迫症、抑郁、焦虑等因子更是差异显著,这些数据说明团体辅导对提高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积极的作用。 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前后测值反应出,相对于非贫困大学生,团体辅导对改善贫困大学生抑郁、焦虑和人际关系敏感有更积极的效果,而非贫困生改善强迫症的效果更加明显。 从个案的访谈可以看出团体辅导中组员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团体氛围给了参加团体辅导同学很大的心理支持,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紧张。根据组员的自我评价,团体辅导中的社会模仿和团体动力对组员的人际交往能力中的有效沟通有比较突出的帮助效果,对组员的人际环境有很明显的改善效果。 问卷结果调查显示,参加辅导的学生主观感受上对团体辅导的评价是积极的,在辅导中有较多的收获,团体辅导对于帮助贫困大学生认识自我,接纳他人,改变认知,提升自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