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研究
【6h】

农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1.2研究的意义

1.3研究思路

2.文献综述

2.1艾滋病及其特性

2.1.1艾滋病界定

2.1.2艾滋病病毒的作用特征

2.1.3延缓HIV感染者发展为艾滋病病人的措施

2.1.4艾滋病临床分类

2.2艾滋病防治中的心理学理论

2.2.1社会认知理论

2.2.2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

2.2.3健康信念模型和保护动机理论

2.2.4信息-动机-行为技能模型

2.3小结

3.研究设计

3.1研究目的

3.2研究假设

3.3研究方法

3.3.1被试

3.3.2研究工具

3.3.3测试与干预方法

3.3.4 IEC技能培训方案

3.3.5统计分析

3.4研究结果

3.4.1问卷结构效度分析

3.4.2实验组和对照组前、后测比较

3.4.3实验组与对照组后测比较

3.4.4实验组后测年级差异

3.4.5实验组不同教育方式比较

3.5讨论

3.5.1艾滋病防治教育确实有效

3.5.2艾滋病预防教育存在年级差异

3.5.3艾滋病预防教育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取得的效果不同

3.5.4艾滋病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效能是相互影响的

3.6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由于还没有特效的治愈药物和预防疫苗,健康教育就成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最有效的手段。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了提高农村中学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本研究以湖北省蕲春县两所中学随机抽取的72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湖北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防治项目课题组自行编制的《中学生艾滋病预防健康问卷》为研究工具,对中学生艾滋病预防知识进行了实证研究和相关分析。研究分析了蕲春县农村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和自我效能感,并提出相应的干预对策。 结论: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效能存在正相关;在农村中学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确实有效;农村中学艾滋病防治教育存在年级差异;在农村中学中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采用讲授的方式效果更好。本文还对农树中学生艾滋病预防教育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