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邓小平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6h】

邓小平 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基础(目前为止国内外主要研究成果)

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开放背景“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

一、毛泽东处于“战争与革命”时代

二、邓小平顺乎“和平与发展”潮流

第三章开放视角“站在中国立场看世界”到“站在世界立场看中国”

一、开放是中国融入世界的潮流

二、毛泽东 站在中国立场看世界

三、邓小平 站在世界立场看中国

第四章开放原则“独立自主为主 对外开放为辅”到“独立自主 对外开放”

一、毛泽东强调独立自主 自力更生 争取外援

二、邓小平把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有机结合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原则的发展

第五章开放格局“一边倒”到“全方位”

一、毛泽东对外开放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二、邓小平创建多层次 全方位 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格局的新发展

第六章开放内容“学习外国长处”到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一、毛泽东提出“学习外国长处”

二、邓小平提出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 开拓国际市场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第七章开放国际战略 “组织国际统一战线”到“加入世贸组织”参与全球化

一、毛泽东:组织国际统一战线

二、邓小平:加入国际组织 参与经济全球化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国际战略的创新

第八章开放作用“对外开放争取外援”到“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推动力”

一、毛泽东论述对外开放的历史必然性

二、邓小平提出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推动力

三、邓小平对毛泽东开放作用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第九章开放实践“中国人民站起来”到“中国人民强起来”

一、毛泽东对外开放使“中国人民站起来”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使“中国人民强起来”

三、邓小平对外开放实践的发展

第十章结语

一、毛泽东 对外开放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二、邓小平 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

三、江泽民 把对外开放推向新阶段

四、胡锦涛 提出“打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参考文献

本人攻读博士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本人公开发表的关于邓小平与毛泽东研究的学术论文(著作)

后记

展开▼

摘要

对毛泽东邓小平对外思想的研究是国内外学术界、理论界研究的经典课题。到目前为止,作为对两代伟人各自对外思想的研究方面,无疑是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把两代伟人对外思想作比较研究方面则还很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刻。本论文重点则是主要集中在对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思想的比较研究上,即对比研究两者的异、同点尤其着力在后者对前者的创新和发展及其实践意义上。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是在全面系统地分析国内外对毛泽东邓小平对外思想研究已取得的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两代伟人对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主要内容的总特点进行综合概括。其研究路径大致包括对两代伟人对外开放思想的相同点、不同点、后者对前者的创新和发展等三个方面,为后续分章进行具体系统比较作铺垫和总揽。 第二部分为开放背景与开放视角的比较。从历史与逻辑两条线上对邓小平与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是“革命和战争”时代的产物,邓小平的开放思想是“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产物。两代伟人的开放思想都源于马克思主义,但所处时代不同而具有不同特色,各领风骚不同的时期。同时,毛泽东十分注重调查研究中国社会实际情况,往往站在中国立场上看世界,把中国同世界联系起来;邓小平在形成人生观、世界观的最关键时期是在西方度过的,在思维视角上则往往站在世界的立场看中国,把世界同中国联系起来。邓小平与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千秋,共同体现在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富强之中。 第三部分为开放原则的比较。毛泽东关于“独立自主为主,对外开放为辅”、要批判地学习、洋为中用、平等互利等原则,充分体现唯物辩证法原理;邓小平把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坚持独立自主,不“打牌”、不结盟、不称霸,对外开放要以维护社会主义的国家利益为前提。两代伟人对外开放的总原则都是以国家的独立为前提条件。邓小平对开放原则的创新在于一方面坚定不移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另一方面大胆地用“三个有利于”作为评判标准,从而把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四部分为开放格局的比较。由于不同时代历史条件的制约,毛泽东实行“一边倒”政策,即把背靠苏联、东欧的东北到连结海外的香港作为不同期的开放层次。把中国纳入到对立的两大阵营之一的社会主义阵营之内,毛泽东的开放观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邓小平实行由经济特区向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沿边开放地带不断推进开放,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直至覆盖全国的全方位格局。邓小平是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彼此互相需要的角度来论证开放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的。尤其是针对台湾提出的“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不仅是对于祖国统一,而且对于扩大开放,对于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发展而言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第五部分为开放内容的比较。毛泽东从一切国家和民族都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的论断出发,从哲学角度认为每一个民族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长处。我们应该主动地学习世界各国先进文化,学习政治经济制度,学习外国军事。但是,毛泽东没有阐明对外开放对经济发展的实践意义,没有进一步论述具体学习哪些长处,采取何具体措施进行学习,而且,从《论十大关系》后,再也没有坚持谈学习长处问题了。邓小平认为应采取派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学习和引进外国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利用外资解决建设资金不足,发展外贸以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学习和利用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来建设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第六部分为国际战略的比较。在研究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规律上,毛泽东总是把中国同世界联系起来,从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个世界的全局及其运动变化出发,来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毛泽东的国际开放战略包括欢迎外国朋友、一条线、中间地带、三个世界、组织国际统一战线,体现着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统一。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国际开放战略,从世界政治多元化,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出发,做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科学判断,指明“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要求中国要积极参加国际组织,参与经济全球化。 第七部分为开放作用的比较。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对中国对外开放进行了艰辛探索。毛泽东认识到要改变中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必须对外开放。通过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外部有利条件,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邓小平依据时代主题的转换,做出了“开放就是进步,不开放就落后”的判断,阐明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和内在要求,对外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推动力,并且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长期的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 第八部分为开放实践。伟大的实践产生伟大科学的理论,而科学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无穷力量。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是为了中国的独立,“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的开放思想是为了中国的发展,“让中国人民强起来!”。两代伟人率领中国人民经过半个世纪艰苦努力,中国的开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由弱变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政治制度不断完善,民族风貌焕然一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生机与活力,中国的开放理论为第三世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宝贵的经验。 第九部分为结论。此部分内容为全篇论文作总结。包括两代伟人对外思想对新中国开放事业的影响和作用,以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人民把中国的开放事业不断推向新阶段,并进而探求新中国开放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运行轨迹和发展规律。开放的中国,必然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中华民族必将屹立于世界强民族之林。 本文认为,毛泽东是新中国开放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他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事业进行长期的艰辛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理论成果,对中国开放事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和主观方面“左”的错误的影响,毛泽东的开放思想未能始终如一地坚持下来,甚至造成封闭的失误,给国民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作为继任者、改革开放的总计师邓小平,在时代主题转换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既继承了毛泽东的开放思想和开放事业,又发展了毛泽东的开放思想,并把中国的开放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阶段。经过以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集体的努力,中国的多层次、全方位、宽领域的对外开放必将取得更大的胜利,必然对全世界文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