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地悲剧治理视角下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治理——以武陵源为例
【6h】

公地悲剧治理视角下中国世界遗产地的治理——以武陵源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导论

1.1研究背景、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问题的提出

1.1.3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3研究内容、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创新点

1.3.3研究方法

2公地悲剧理论及其主要的治理方案

2.1公地悲剧理论概述

2.2公地悲剧的治理方案

2.2.1强权政府治理-"利维坦"(Leviathan)方案

2.2.2产权私有化方案

2.2.3多中心自主组织与自主治理方案

3中国世界遗产地治理

3.1世界遗产地的概念

3.2治理的概念与世界遗产地的治理的界定

3.3中国对世界遗产地治理概况

3.4中国遗产地治理的主要模式

3.4.1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两权分离"论

3.4.2"国家公园"论

3.5武陵源景区基本概况和发展现状分析

3.5.1武陵源景区基本情况

3.5.2武陵源景区发展现状

3.5.3武陵景区在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4公地悲剧治理视角下世界遗产的治理

4.1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多层次多类别的治理模式

4.2武陵源形成公地悲剧后的治理

4.2.1制定《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

4.2.2成立遗产保护的专门机构--武陵源区遗产保护规划建设委员会

4.2.3重新修编《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

4.2.4初步实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

4.3公地悲剧治理视角下的世界遗产保护的主要措施

4.3.1政府治理方面的措施

4.3.2上市公司治理方面的措施

4.3.3多中心自主治理方式--社区参与机制

5结论与展望

5.1结论

5.2展望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广义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文化景观遗产。虽然中国拥有数量众多、品位较高的世界遗产项目,但是这些遗产地越来越有遭受到破坏的威胁,一方面因年久腐变所致,另一方面社会和经济条件使情况恶化,造成更加难以修复的损害或破坏现象,而任何文化或自然遗产的破坏或毁灭都会使遗产枯竭。 本文在对公地悲剧理论及其治理方式进行阐述与分析比较的基础上,以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为例,就目前中国世界遗产地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治理方式、治理措施等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在中国现阶段世界遗产地的治理模式和相关措施。 全文结构上分为五章。第一章首先论述了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对研究内容、创新点和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阐述,指出世界遗产地的治理研究对于中国的世界遗产事业的重要性,乃至对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性,同时,也提出中国现在的世界遗产治理模式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并亟待解决。 第二章主要是阐述公地悲剧理论及公地悲剧的三种主要的治理方式,并对三种主要治理方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简要阐述了治理的概念,并且分析了中国现阶段对于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两种主要的模式:主张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两权分离”论和主张移植美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国家公园”论,并对这两种现行的治理方式作出了分析,得出这两种治理方式各有优劣势,都不适合中国国情。 第四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也是本文的核心和创新之处。首先在对中国世界遗产治理情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现阶段对世界遗产地应实行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多层次多类别的治理模式。其次,以武陵源为例,通过简要介绍武陵源的基本情况和对武陵源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出现的对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关系认识不足、超载开发、无序开发和错位开发等一系列问题分析,最终得出结论,武陵源景区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公地悲剧,应实行以政府治理为主导的多层次多类别的治理模式。最后,与治理模式相对应地提出了治理中国现阶段世界遗产的三个方面的主要措施,即政府治理、上市公司治理和社区参与机制。 第五章对本论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