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构建以完善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
【6h】

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构建以完善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导论:现代国家建构中的农村民主与社会自治

一、问题的缘起

二、文献梳理与研究问题

(一)中国农村民主价值及其与政治发展关系探讨

(二)中国农村民主产生及其因素相关性研究

(三)农村民主管理与乡村治理研究

(四)农村民主管理与农村社会组织研究现状

三、研究进路和核心理论

(一)现代国家、公民社会与民主

(二)农村民主与社会组织

(三)农村社会组织与社会自治发育

四、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框架

(二)主要内容

五、研究方法与主要概念

(一)研究方法

(二)主要概念界定

第二章 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及其问题

一、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历史轨迹

(一)我国古代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我国近现代乡村社会组织的发展

(三)我国当代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

二、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契机

(一)市场经济转型与渗透

(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三)民主建设的深入

(四)基层治理转型

三、当前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状况和一般特征

(一)我国农村社会组织的发展状况

(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一般特征

四、村民自治视角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困境

(一)货币的张力:社会化小农对乡村社会组织培育的冲击

(二)建构的失衡:乡村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依赖

(三)组织的悖论:乡村社会组织培育的社会困境

五、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展望

第三章农村社会组织发育的一般机制

一、农村社会组织发育:基层脆国家与碎社会互动的民主困境

(一)传统农村社会组织与国家治理

(二)社会中的国家与民主:转型的国家与社会

(三)农村社会组织化:突破困境的选择

二、宗族型社会组织发育机制

(一)原子化的小农对社会安全感的寻求

(二)是组织村庄公共品的生产

(三)抵制赢利型经纪行为和基层组织的非法行政

(四)个体生命意义的追求和社区集体情感的皈依

(五)以宗族文化建设追求经济利益的内外冲动

三、宗教型社会组织发育机制

(一)社会保障、祛疾等功能性追求是经济基础

(二)社会转型期结构性紧张是社会基础

(三)基层治理恶化是政治基础

(四)公共文化缺失和道德恶化是价值基础

四、经济互益型社会组织发育机制

(一)防范农业专业化经营中的市场风险

(二)合作提供市场信息和专业技术

(三)政府的外部扶持

五、公益型社会组织发育机制

(一)动员社会资源满足村庄共同利益

(二)发展农民的公共文化活动

(三)村庄精英对社区荣誉感的追求

第四章 农村社会组织运作与村庄公共空间生成

一、村庄公共空间建构与社会组织

(一)公共空间与民主

(二)公共空间中的社会组织

二、社会组织运作与公共利益表达

三、社会组织运作与社会网络建构

四、社会组织运作与社区自治空间重塑

第五章 农村社会组织参与中的民主管理

一、农村民主管理的治理基础:组织化社会参与

(一)中国的农村治理:传统与现代

(二)社会参与与组织化社会

(三)民主社会的治理观

二、社会组织参与中的的民主决策机制创新

三、社会组织参与中的民主管理能力提升

四、农村基层组织与社会组织建设的联动

第六章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的保障机制

一、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的政策保障机制

(一)农村经济发展政策

(二)农村社会发展政策

(三)农村社会组织准入政策

(四)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政策

(五)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反馈监测机制

二、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的组织保障机制

(一)加强农村社会组织管理队伍自治能力建设

(二)创新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的形式和机制

(三)发展和规范基层党组织对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引导

三、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的制度保障机制

(一)制定和出台农村社会组织管理和发展制度

(二)探索和制定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制度和章程

(三)积极发展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的组织救济制度

四、农村社会组织自治能力建设的物质保障机制

(一)不断拓展和创新农民增收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二)发展和创新政府对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财政支持体系

(三)利用社会力量,积极建立农村社会组织发展基金

第七章农村民主管理与社会组织建设的国际比较

一、丹麦农民合作组织建设与社会民主建构

(一)丹麦的农民合作组织的基本概况

(二)丹麦的农民合作组织的结构及管理

(三)丹麦农业合作组织有利于社会民主的建构

二、台湾地区农会组织建设与地方民主发展

(一)台湾地区农会的发展历史

(二)台湾地区农会的组织设置

(三)台湾地区农会的功能

(四)台湾地区农会组织对当地民主自治的推动

三、日本农协与民主管理的建构

(一)日本农协的发展历程

(二)日本农协的组织体系

(三)日本农协改革对民主自治的推动

四、德国的农业合作组织与社会自治发展

(一)德国农业合作组织的基本概况

(二)德国农业合作组织的组织结构及管理

(三)德国农业合作组织促进了社会组织的民主自治

五、现代化进程中农村民主发展与社会自治能力建构

(一)农村合作组织是农村民主发展的社会基础

(二)构建农村民主自治:培育并完善农村合作组织

第八章 结语:现代国家建构、农村民主与社会自治

一、现代国家建构与农村民主制度

二、农村民主管理的社会基础:社会组织

(一)建构公共利益表达机制

(二)重塑村庄社会网络

(三)培育村庄社区认同

(四)优化村庄治理能力

三、民主视域中农村社会组织发展机制:社会自治

(一)发展公共精神,确立村庄社会的公共性

(二)发展自我约束,建立个体文明化机制

(三)发展公共协商,扩展相互制约的政治协商

(四)发展自治秩序,提高社区自治能力

四、进入市民社会的双维路径:国家建构与社会组织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通过持续与均衡的现代国家构建,完成政治文明的根本转型,促使我国的政治形态从古典型走向现代型,从而跨越中国近代以来政治和社会发展的“历史三峡”,是长久以来中国执政者和国民的恒久追求。作为一个农民大国,农村社会和农民身上所标识的传统农业文明,是这场历史转型中最为艰难也是最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民主建设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影响深远却又深具中国实践特点的政治、社会发展模式。农村民主前所未有地将农民从长久以来的历史阴影中显现出来,作为自主独立的主体,从而启动了中国农村政治文明深刻转型的历史动力。
   然而,三十年来的农村民主建设也逐渐开始触及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农村民主实践全面展开和制度化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相当多的问题,出现“成长的烦恼”和“发展的困境”。无论理论界还是实践界都需要积极面对这种局面,深入思考新时期新阶段阻碍农村民主管理健全和完善的内在矛盾和机制,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民主的巩固和深化,并在深入总结农村民主发展机制的基础上,为整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开发出有中国实践基础的知识资源。
   本文从村庄社会内部视角,以农村社会组织构建和社会自治能力发育为分析基点,探讨现代国家建构、社会组织和社会自治建设与农村民主发展之间的深刻联系,进而提出建构以社会自治功能为导向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推动农村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和完善的理论命题。文章通过对农村社会组织发育的基本状况、历史逻辑、现实的发展机制、社会组织运作对农民民主健全和完善的具体机制以及中国农村社会组织发展的保障机制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察了国外代表性国家农村社会组织建设与地方自治和地方民主建设之间的经验,从而提出农村社会组织建设实质上是中国农村现代国家建构新阶段的一种历史逻辑的产物,通过社会组织建设发展农村民主体现了新阶段国家建构和社区发育的新型结合模式。这种结合模式既体现了现代化中的农村社会的文明转型阶段对现代国家权力扩展和渗透的深刻需要,又立足于开发农村社会内在的组织资源和自治能力,并形成对国家建构的支撑和助力。同时,这种伴随现代国家理性权力扩展和渗透而建构起来的农村社会组织机制主要是以发展社会自治功能为目标,既有对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支撑,也有对不合法的滥用权力行为的有效约制。有这样的社会基础作为支撑,农村民主必将顺利克服文明转型带来的深刻矛盾和急剧变化,开发出适合中国田野社会密码的新型民主发展方程式。
   最后,文章提出,我国的现代国家建构已经进入一个新阶段,它要求农村社会在国家赋权的基础上形成社会组织的网络,发展社会自治能力,从而与自上而下的国家的直接统治相结合,创造横向的社会认同一体化,进而将农村社会纳入可泊理的市民社会中。正如英国工人阶级在为变成市民社会的一个阶级而奋斗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变成了国家的一个阶级,变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系中一个合法的参与者,从而顺利实现了英国的现代转型和民主化一样,农村社会组织的建设和社会自治能力的发育也将在把农民变为可管理和规范的市民社会的奋斗过程中,将自己发展成为民主政治的一个坚实构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