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重构研究——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视角
【6h】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重构研究——以网络化治理理论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际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2.国内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研究

(三)理论工具——网络化治理理论

1.网络化治理理论的提出

2.网络化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3.网络化治理理论应用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研究的可行性分析

(四)研究方法

二、生态环境保护概述

(一)生态环境的内涵与特性

(二)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

1.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2.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危害性十分严重

3.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屡禁不止

(三)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现状

(一)治理目标不统一

1.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相冲突

2.各级政府制定的治理目标不统一

3.其他组织与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目标不一致

(二)治理主体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足

1.政府作为主导的治理主体,环境治理能力明显不足

2.非政府组织的作用没有有效发挥

3.企业环境保护缺乏主动性、积极性

4.公民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三)治理方式过于简单

(四)治理机制不健全

1.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

2.环境决策机制不科学

3.沟通协调机制缺失

4.监督机制不健全

(五)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

四、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构建

(一)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含义和特征

1.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含义

2.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特征

(二)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构建途径

1.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

2.建立多元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结构

3.改变单一的强制性环境管理方式

4.构建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

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环境压力不断增大,不利于人们的生活、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安稳。面对这一难题,必须加大生态环境的治理力度。本文以重构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为目标,对我国现存生态环境治理模式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并结合网络化治理理论提出了建构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具体路径。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释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理论工具、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概述。本部分共有三小节。第一节界定了生态环境的内涵,简述了生态环境的特征。第二节介绍了我国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即生态环境正在遭受的严重破坏和生态环境问题对社会的危害性。第三节分析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利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五个统筹”。二是有利于提高政府生态环境管理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三是有利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第三部分是关于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现状研究。指出我国现有生态环境治理模式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治理目标不统一。有多个主体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然而他们的治理目标并没有统一,这样会造成资源浪费,目标难以实现。第二,治理主体治理能力不足。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主体有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以及普通公民。由于不科学的分割、投资不足、环境保护工作人员素质不高导致政府生态环境治理能力不足。而由于我国环境保护非政府组织还处在初步发展阶段,管理政策法规不完善、资金缺乏等原因导致非政府组织的环境保护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再就是企业缺乏环境保护责任意识,而政府对其环境违法行为处罚轻,同时也缺乏激励企业实现绿色生产的激励政策,从而导致企业没有较好地履行自己的环境保护责任。最后,现实表明我国民众环境意识薄弱,不利于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第三,治理方式过于简单。政府运用单一的行政管制手段,导致生态环境治理成本高、效率低、阻碍了企业环境管理能力的提升以及非政府组织参与和公民的积极参与。第四,治理机制不健全。在生态环境治理中,存在公众参与机制不完善、环境决策机制不科学、沟通协调机制缺失、监督机制不健全。第五,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不健全。
  第四部分是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构建。本部分首先对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涵义和特征做出了定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网络化生态环境治理模式的具体对策:(1)明确生态环境治理目标——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2)建立多元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主体结构。通过多元主体相互合作,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主体的治理能力。(3)改变单一的强制性环境管理方式,合理运用非管制方式,使管制方式与非管制方式有效结合。(4)构建科学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建立健全开放、民主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治理综合决策机制,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健全监督机制。(5)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完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实现生态环境治理法治。
  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语,指出了文章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