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
【6h】

马克思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当代启示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基本内涵的研究现状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当代启示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难点及其创新点

四、研究内容及其方法

(一)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其思路

(二)本文采取的研究方法、实践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第二章 生态危机:价值危机与社会危机之争

一、生态伦理哲学的价值论维度

(一)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述评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述评

二、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论维度

第三章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实践论维度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自然观的批判继承

二、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容

第四章 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启示

一、树立环保意识

二、合理运用科学技术

三、强化制度规约

四、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五、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即人在自然界中究竟处于什么地位,人与自然存在着一种怎样的关系,怎样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一问题既是哲学界争论不休的研究性课题,也是一个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时代意义的实践性问题。近些年来,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凸显,严峻的环境问题使得人类开始反思自身的生存方式并且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良策,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西方生态伦理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等不同流派。由于时代的局限,马克思没有使用过“生态”这一专业术语,然而并不能以此来否认马克思自然观中所蕴含的生态理念,也不能以此否定这一生态理念对于重新审视人与自然关系、解决生态问题所具有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这一观点出发,通过对比西方生态伦理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截然不同的致思路径,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阐发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现时代的意义,以期为解决全球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指导,为建设生态文明寻找新思路。在结构上,本文分为导言、正文三章及结束五个部分。
  导言是铺垫部分。随着工业化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生态问题已经日趋发展为制约人类社会进步的重大瓶颈之一。人类在反省自身行为,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生态的同时,也开始从理论根源上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试图为解决生态问题的提供可行性对策。
  第二部分重点讨论生态伦理哲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在生态问题上的分歧。生态伦理哲学从价值论的维度理解和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侧重于从社会制度层面探寻生态危机的根源。前者停留于抽象价值层,将生态危机理解为伦理道德危机,没有认识到生态问题的最终根源,因此也不可能找到解决生态问题的真正出路;后者将生态危机理解为社会危机,并认为人与自然的矛盾已然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生态因素成为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力量,一方面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扩大到生态层面,另一方面否定了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在当代的适用性。
  第三部分重点论述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基本内涵。仅仅从某个单一层面无法看到环境问题的最终根源,也不可能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真正出路。马克思生态自然观思想始终强调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既需要从认识论和价值论层面,通过扭转人的价值和道德判断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更需要合理规范人的实践活动,对包括生产方式在内的整个社会制度进行变革。
  第四部分在第三部分的基础上简要论述了马克思生态自然的当代启示。分别从树立环保意识、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强化制度规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五个方面的阐释马克思生态自然观的当代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