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北省麻城市S社区为例
【6h】

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以湖北省麻城市S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言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核心概念

1、失地农民

2、人力资本

3、社会资本

(四)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1、研究方法

2、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二、S社区农民失地的背景

(一)征地前的社会经济状况

(二)征地事件的发生

(三)土地的补偿政策

(四)失地农民的就业安置

三、S社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类型

(一)失地农民就业选择的范围受限

1、失地农民重新就业的必然性

2、失地农民重新就业的选择范围

3、失地农民就业选择范围受限的原因

(二)S社区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类型

1、接受政府就业安置

2、放弃就业安置而白谋职业

3、接受就业安置之后又重新就业

四、S社区失地农民就业选择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年龄

(二)就业观念

(三)人力资本

(四)社会资本

五、结论与讨论

(一)本研究的结论

(二)失地农民就业选择对其社会流动的影响

(三)本研究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化建设的推进,我国城市逐渐向农村扩张,由此而来的是大量的失地农民的出现。土地作为农民的生产资料,对于农民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与城市不同的是,农村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所以,土地不仅是农民生活经济的主要来源,更是农民的社会保障。因此,失去土地必将对农民造成较大的冲击,尤其是对于以务农为主要谋生手段的农民来说,失去土地必然伴随的失业的风险和重新就业的选择。
  尽管失地农民就业难、失业率偏高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但对于已经实现就业的失地农民的关注并不多。笔者以湖北省麻城市S社区为调查地点,与当地的失地农民进行了深度访谈,试图了解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差异及其影响因素。通过调查发现,S社区的失地农民并不存在较为严重的就业问题,有相当部分的失地农民通过就业安置成为征地单位的流水线工人,尽管如此,失地农民的就业选择依然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其就业选择类型主要有三种:接受政府就业安置、放弃就业安置而自谋职业、接受就业安置之后义重新就业。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失地农民自身而言,年龄、就业观念、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等四个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失地农民就业选择差异的关键性因素,不同的年龄条件和就业观念、拥有不同水平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失地农民能够获得的就业选择是不同的,通过更新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能够有效帮助失地农民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