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与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新样态
【6h】

怀特海的过程教育哲学与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新样态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人才培养模式

2.关于大学素质教育

3.关于怀特海过程哲学

4.关于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研究创新

2.研究不足

一、中国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发展历程

(一)人才培养是大学的三大主要职能之一

(二)中国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发展历程

1.清末到民国时期阶段

2.建国至80年代阶段

3.改革开放至今阶段

二、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及其升级换代的必要性

(一)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

1.大学素质教育思想提出的背景

2.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的提出

(二)大学素质教育思想对人才培养活动批判性的建构

1.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取代选择教育观和功利教育观

2.教育目标:由重知识到重能力进而转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

3.教育模式:实行素质教育指导下的通专结合模式

(三)对大学素质教育思想的正面评价

1.大学素质教育是摆脱“苏联模式”禁铟的大规模思想解放运动

2.大学素质教育开启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时代风潮

(四)大学素质教育理论缺陷及其升级换代的必要性

1.哲学破绽:将知识、能力与素质并列根本上属于“实体性的思维方式”

2.大学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不能辩证地兼顾教育的内外目标

3.大学素质教育的人才观无法圆满地回答“钱学森之问”

三、怀特海过程哲学作为指导大学人才培养活动新的哲学基础

(一)怀特海生平简介

(二)怀特海过程哲学

1.怀特海过程哲学

2.怀特海过程哲学蕴含的六条基本原理

(三)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

四、基于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对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静力学”样态的批判

(一)从教育与生活的维度看传统人才观是培养工具型人才

(二)从知识与智慧的维度看传统教学观是重知识的灌输与储存

(三)从学科与经验的维度看传统学科观是重知识自身的逻辑

(四)从自由与训练的维度看传统教学过程观是重训练轻自由

五、基于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对大学人才培养活动新的“动力学”样态的建构

(一)动力学的人才观是重“智慧人”的培养

(二)动力学的教学观是重知识的运用

(三)动力学的学科观是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经验的逻辑

(四)动力学的教学过程观是重视自由与训练的辩证统一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每个时代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都有特定的教育理论作为实践的指导思想。大学素质教育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至今仍然是被广泛公认的用于指导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尽管大学素质教育具有不可否认的杰出历史贡献,但是在20年后的今天,大学素质教育在解决人才培养问题上,尤其是创新型人才方面,仍存在不足。究其原因,存在三个理论缺陷:将知识、能力与素质并列属于“实体性的思维方式”;其理论框架不能辩证地兼顾教育的内外目标;大学素质教育秉持的人才观无法圆满地回答“钱学森之问”。
  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造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升级版,即将“大学素质教育理论”升级换代成“动力学的高等教育学”。相应地大学人才培养活动样态由“静力学”走向“动力学”。
  本文立足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的相关理论,用过程思维取代实体思维,从理论上反思大学人才培养活动出现的问题,思考并查找症结所在。同时从人才观、教学观、学科观以及教学过程观四个维度重新对大学人才培养活动进行建构,从而呈现具有“动力学”特征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新样态。
  论文除绪论、结语外共五个部分:
  第一章从历史角度梳理建国后以及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发展历程。
  第二章阐述了大学素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活动的指导思想存在理论缺陷和需要进一步升级换代的必要性。
  第三章论述了怀特海过程哲学和过程教育哲学并以此作为指导大学人才培养活动新的哲学基础。
  第四章以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的视野对传统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静力学”样态进行了批判,并从人才观、教学观、学科观以及教学过程观四个维度印证素质教育思想需要进一步提升。
  第五章以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为理论根基,建构具有“动力学”特征的大学人才培养活动的新样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