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言学转向下“作者死亡论”研究——以巴特、福柯和拉康为例
【6h】

语言学转向下“作者死亡论”研究——以巴特、福柯和拉康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西方文论中作者理论流变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现状分析

(一)对作者理论的梳理以及对“作者之死”理论的研究

(二)对巴特、福柯等具体理论家的文学观的研究

(三)“主体间性”理论兴起

四、文章基本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者之死

第一节 作者之死的理论背景

一、索绪尔语言学对巴特的影响

二、胡塞尔的现象学对巴特的影响

第二节 “作者之死”的意义

第三节 作者与写作:“零度写作’’对作者主体性的消解

第四节 作者与文本:文本是一个多维的空间

第五节 作者与读者:读者是文本诞生的一个中转站

小结:“作者之死”批判

第二章 什么是作者

第一节 福柯的“人之死”理论

第二节 作者还是所有者?

第三节 作者是话语的功能性特征

一、话语的构成和特征

二、作者是话语实践的一种功能性特征

第四节 权力话语下的作者主体

一、权力与主体

二、权力与话语

小结:作者主体性的问题与出路

第三章 主体之死

第一节 索绪尔的语言学基础

第二节 主体等于“他者”

一、小他者:虚幻的镜像

二、大他者:虚无的能指链

三、无意识和语言

第三节 作为“他者”的作者

小结:主体≠他者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19世纪末开始,西方传统思维领域中的经验、主体和理性被语言所取代,导致整个人文知识领域发生了语言学转向。从20世纪初的俄国形式主义以来,语言始终是文学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作者主体性在语言结构中分崩离析,甚至可以说作者死亡论的兴起意味着语言中心论的开端。但作者死亡论并不是一个整齐划一的口号,而是一个人言人殊的理论命题,本文选取罗兰·巴特、福柯和拉康三位代表性理论家的观点来分析。
  本文除去绪论和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罗兰·巴特的观点“作者是一种语言的建构”。本章分析了巴特提出“作者之死”的索绪尔语言学和海德格尔现象学的背景,分别从作者与写作、作者与作品、作者与读者三个方面论述了巴特“作者之死”的理论的内涵,巴特认为在文学活动中,是代表着社会历史传统和法则的语言在起着决定作用;文本的意义来自语言结构本身,而不是作者。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福柯所认为的作者是权力话语实践的功能性特征的理论。首先分析福柯的主体批判理论,认为人的主体性膨胀导致了作者主体性权威的兴起。福柯从“什么是作者”出发,探究作者的本质属性。福柯在话语理论的基础上,探究作者主体建构和运作的规则,用作者功能性话语开启了文本的政治学色彩。作者的存在是话语的一种功能。作者主体委身于话语主体,作者是在话语的作用下自动地写作。
  第三部分阐述了拉康的主体理论。第一节从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的关系入手,探讨了拉康的主体分裂的过程;第二节论述主体从非主体到小他者、小他者到大他者分裂的过程,最后主体在无意识和语言的中彻底地分裂死亡,沦为他者。第三节论述在文学活动中的作者同样是一个他者,文本的生成实际上就是作者的无意识主体在说话,作者实际上就是一个“他者”。
  各理论家的“作者死亡论”一致地解构了作者的主体性,认为作者是宏大结构网络中的一个小小的结点,作者是文本生产和文本意义之外的存在。解构了主体的作者反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文本的生命在读者和作者的转换中得到了延续。但是理论家们只是提供了策略,并没有真正的解决作者问题。作者死亡论的哲学背景是对人的主体的批判,人的主体性从确立到膨胀带来诸多恶果,因此批判人的主体性导致了对作者权威的批判。反对权威的作者,不是要将其杀死让其消失,而是要从封闭的主体转变为流动的、开放的主体,作者要从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从而与其他主体保持对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