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岸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大陆7所211高校与台湾10所高校的调查
【6h】

两岸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大陆7所211高校与台湾10所高校的调查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问题提出

1.两岸大学生就业问题凸显

2.两岸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对比研究的可能性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就业性别差异现状研究

2.就业性别差异原因研究

3.就业性别歧视研究

4.就业性别歧视措施研究

5.文献评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1.性别/社会性别

2.性别差异/性别歧视

3.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

4.就业性别歧视

5.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二、理论视角:社会性别理论

(一)社会性别理论的源起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内容

1.社会性别差异

2.社会性别角色塑造

3.社会性别制度

(三)社会性别与就业

三、两岸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样本选择

(四)调查结果与解释

1.两岸大学生个人特征的性别差异

2.两岸大学生就业观念的性别差异

3.两岸大学生求职过程的性别差异

4.两岸大学生就业结果的性别差异

(五)结论

1.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普遍存在

2.两岸大学生就业存在的差异

四、影响两岸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因素

(一)传统社会建构的“符号暴力”

1.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文化/制度

2.现行学校教育中的性别问题

3.大众传媒对女性形象的曲解

(二)“男性经验主导”的政策、法律体系

1.决策层面缺乏社会性别视角

2.性别歧视立法的缺失

3.促进女性就业的福利保障缺乏

4.政策法律的实现机制和实现途径不畅通

(三)女大学生的“集体无意识’’与“共谋”

1.女大学生关于性别的“集体无意识”

2.女大学生的“共谋”

五、消除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性别歧视的对策与建议

(一)减少“符号暴力”对女性的负面影响

1.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推动性别主流化

2.从学校教育入手,推动性别平等教育

3.大众媒体对女性正面形象的宣传

4.非政府组织的推动作用

(二)推进就业性别歧视防治政策、法律机制的建设

1.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政策、法律制定中

2.制定和完善女性就业的政策、法律

3.建立促进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三)女大学生提高自我性别意识与就业能力

1.强化性别意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2.制定清晰、合理的长远职业规划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已经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阶段向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转型。高校的扩招,一方面从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规模也日益扩大。劳动力市场尖锐的供需矛盾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由于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群体在就业市场的境况更令人堪忧。
  本研究以大陆7所高校和台湾10所高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从个人特征、就业观念、求职过程和求职结果四个维度,对两岸大学生就业状况进行较全面的调查和比较。结果显示,两岸女大学生就业性别歧视普遍存在,主要体现在录用歧视、录用薪资歧视和职业层次歧视;两岸大学生在就业性别意识、就业信心、就业结果及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
  本研究以社会性别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大学生就业性别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父权制为主体的社会中,男性普遍掌握着话语的霸权,传统社会构建的“符号暴力”通过教育、媒体等途径使女性为男性的言语与经验所控制,并不自觉接受男权体系构建的传统社会性别观念/文化/制度,并将其内化为自我认知与自我定位;国家政策、法律制订往往也以“男性经验为主导”,决策层面普遍缺乏社会性别视角的关照,反对就业性别歧视立法的缺失和政策法律实现机制和途径不畅等,影响女大学生就业;女大学生一方面受现代精英教育的熏陶,另一方面也受传统社会文化的禁锢,对传统刻板性别角色缺乏深度反思与批判,且对就业性别歧视视而不见或默默忍受的行为更是维持了就业性别歧视的结构性再生产。
  由此,本研究建议在国家政策层面,将性别意识纳入到政策决策中,完善立法,建立促进女性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社会层面,建立性别平等的社会文化,宣传女性正面积极形象,推动社会性别主流化,以消减传统社会构建的对女性的“符号暴力”;在学校层面,推行性别平等教育,为女大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在个人层面,女大学生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强化就业性别意识,制定合乎自己的职业发展生涯和奋斗目标,从而提高就业中的竞争能力。

著录项

  • 作者

    郭梦珂;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高等教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俊;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647.38;
  •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两岸大学生; 就业问题; 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