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以贵阳农商银行为例
【6h】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以贵阳农商银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关研究

1.2.2 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相关研究

1.2.3 国内外有关农村金融研究现状相关研究

1.2.4 总结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创新之处

2.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1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与改革

2.2 中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现状

2.3 农村金融问题分析

2.3.1 农村金融建设系统性不足

2.3.2 农村金融外部环境不平衡

2.3.3 农村金融运行机制不健全

3.国内外涉农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的经验

3.1 国内中小金融机构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情况

3.1.1 重庆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建设

3.1.2 上海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建设

3.1.3 浙江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情况分析

3.2 国外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验

3.2.1 美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验

3.2.2 德国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验

3.2.3 日本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验

3.2.4 印度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验

3.2.5 台湾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验

3.3 国内外金融机构服务农村经验总结

4.实证分析:贵阳农商银行服务“三农”金融产品创新

4.1 贵阳农商银行发展历程与经营现状

4.2 贵阳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分析

4.2.1 贵阳农商银行服务“三农”基本情况分析

4.2.2 贵阳农商银行“三农”产品分析

4.3 牛场布依族乡信用创建创新工程分析

4.3.1 牛场布依族乡基本情况

4.3.2 牛场乡支行业务情况

4.3.3 牛场乡支行存在的问题

4.3.4 未来规划

4.4 贵阳农商银行服务新农村建设创新总结

5.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中小金融发展的关系

5.3 对策建议

5.3.1 规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建设

5.3.2 创新农村金融产品

5.3.3 创新信用方式

5.3.4 建立健全农村金融组织

5.4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21世纪,国家对农村的各方面发展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有关农村金融的发展。由于大型金融机构的业务重心是城市,从而造成了农村金融发展缓慢。因此,努力发展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对于农村金融的发展至关重要。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发展。该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中小金融机构服务重心向城镇转移;第二,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覆盖面小;第三,中小金融机构面向农村的金融创新产品少;第四,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融资困难。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于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优惠性政策,因此,农村金融服务已经有了大幅改善。但是,由于我国东西部的发展严重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状况明显好于西部,西部地区本身的环境条件限制,使得其农村金融体系发展缓慢,如何推动落后地区的金融服务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主要困难。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经营活动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三农”是密切相关的,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要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资金,因而需要各类金融机构的特别支持,在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中,农村商业银行无疑占据了主要的地位,农村商业银行是由信用社改制成立的,承担了国家政府的大部分政策要求,并且其在农村的网点众多,从而是解决农村融资问题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且在和城市商业银行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这就需要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把握住潜在的机会,大胆进行创新,努力开拓市场。
  本文通过研究贵阳农商银行的各类涉农金融产品,提出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努力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并且改善它的服务,才能够在日益复杂的金融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应该充分利用其在农村中的特殊地位以及政府的政策性支持,针对不同人群对资金的需求,推出独具特色的农村金融产品,同时加强电子产品业务,跟进“互联网+”时代。同时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监管,制定专门促进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
  本文首先回顾了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涉农金融服务的经验,并根据我国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现状分析问题,最后以贵阳农商银行为例,具体分析了其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并总结它的创新经验,最后结合我国实际的国情提出了服务我国农村金融需求的具体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