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三个平面”视阕下的第三人称代词“他”
【6h】

“三个平面”视阕下的第三人称代词“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

1.1.2 相关概念和理论介绍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研究综述

1.2.1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任务和意义

1.3.1 研究任务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2.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语义基础与判定标准

2.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语义基础

2.2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判定标准

2.2.1 判定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语义标准

2.2.2 判定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语法标准

3.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句法功能

3.1 第三人称代词“他”做主语

3.1.1 第三人称代词“他”做主语显现情况

3.1.2 第三人称代词“他”做主语省略情况

3.2 第三人称代词“他”做宾语

3.2.1 第三人称代词“他”进入介词宾语

3.2.2 第三人称代词“他”进入双宾语

3.3 第三人称代词“他”做定语

3.3.1 做定语时是否带结构助词“的”

3.3.2 定语“他(的)”在多项定语中的语序分布

3.4 第三人称代词“他”做定语的中心语

3.5 第三人称代词“他”作同位语成分

4.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语义功能

4.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实指用法

4.1.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指称性

4.1.2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实指

4.2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虚指用法

4.2.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虚指单用

4.2.2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特定格式

4.3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转用类型

4.3.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单复数间转用

4.3.2 第三人称代词“他”与第一、二人称间的转用

5.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语用功能

5.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照应功能

5.2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人际功能

5.2.1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使用反映出的人际关系

5.2.2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使用折射出的情感态度

5.2.3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使用透漏出的语气

5.3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衔接功能

5.3.1 “他”的衔接性是人的主观认知程度的体现

5.3.2 “他”的衔接性是指称距离的体现

5.4 第三人称代词“他”的暗示功能

5.4.1 感叹句弱化“他”,反问句强化“他”

5.4.2 “不+V+他+??”与“V+他(个)+??”突出主观暗示功能

5.4.3 实际的语用环境,突显出的暗示功能

6.结语

6.1 结论与创新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现代汉语的人称代词是随着印欧语法的传入而发展起来的,在语言学上是表示言谈角色的语法范畴。一般的语言中的人称代词都是一组词语来指称说话人、听话人和第三人称的,汉语的人称代词也是如此。汉语是一种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故此现代汉语中的人称代词不存在句法学、形态学上的变化。语言学家们或是从词汇学、语法学角度考察其形式及语法意义;或是从语篇学角度考察其在语篇中的连贯性;或是从语用学角度研究其在实际语境中的所指;或是社会语言学角度考察其实义性。但缺少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考察研究。
  以往的研究偏重第一、二人称代词的研究,本文以现代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作为研究对象,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支撑,采用文献搜集、归纳、描写、解释相结合与定性、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等,从句法、语义、语用、认知、社会等角度对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句法功能(做句子成分现象)、语义功能(实指、虚指、转指等现象)、语用功能(照应、人际、衔接、暗示等功能)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本文打破了人称代词系统内部普遍表现为:重第一、二人称与第三人称之间的显著对立的传统认识。本论文对于居于不同位置的“他”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描写,对第三人称代词研究及认知语言学研究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实际参考价值,增强人们在实际语言交际过程中,对第三人称代词“他”这一非直接话语参与者所指对象的确认,了解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认知主观因素、在会话或篇章中具体所指及其语用功能,最终实现灵活使用第三人称代词“他”,达到成功交际的终极目的。对国内的第三汉语人称代词教学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