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评价
【6h】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现状

1.1.1 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1.1.2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研究

1.1.3 通天河及江源区陆生生态研究现状

1.2 研究区域概况

1.3 综合规划工程概况

1.4 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2 通天河及江源区陆生生态现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评价范围

2.2.2 评价方法

2.3 结果

2.3.1 功能区划

2.3.2 生态系统及景观

2.3.3 陆生植物

2.3.4 陆生动物

2.3.5 生态敏感区

2.3.6 陆生生态变化趋势

2.4 结论与讨论

2.4.1 功能区划

2.4.2 生态系统及景观现状

2.4.3 陆生植物现状

2.4.4 陆生动物现状

3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对陆生生态的影响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3.2.2 影响预测与评价方法

3.3 结果

3.3.1 环境影响识别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2 对功能区划的影响

3.3.3 对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

3.3.4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3.3.5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3.6 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3.3.7 规划实施后陆生生态变化趋势

3.4 结论与讨论

3.4.1 对功能区划的影响

3.4.2 对生态系统及景观的影响

3.4.3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

3.4.4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

3.4.5 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

4 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减缓对策和措施

4.1 引言

4.2 预防对策和措施

4.3 减缓和最小化措施

4.4 恢复和补偿措施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创新点

5.3 论文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拟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通天河及江源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由长江江源段和通天河下段组成,流域面积约13.77万平方公里,长1174 km。该区域由于受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以及土壤类型等因素影响,是我国乃至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之一。但是,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为不合理活动,目前该区域草场退化、土地沙漠化、湿地萎缩等一系列生态和环境问题急剧恶化。
  本规划根据通天河及江源区流域治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以水资源与水生环境保护、防洪减灾、水资源综合利用和流域管理等四大体系为主的9项专业规划。虽然综合规划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影响和导致的生态问题越来越突出。
  本文在遥感解译,线路调查和样方调查基础上,分析了评价区域陆生生态环境特征、环境质量现状、生态环境功能及发展趋势;分析了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对陆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规划方案和下一步工程方案的优化论证、环境管理和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针对规划对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得到评价结论,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
  (1)评价区生态系统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镇/村落生态系统、其他类型生态系统类型。其中,草地生态系统面积最大,斑块数目较多,景观优势度最大,是评价区陆生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实施对整个评价区生产力影响有限,各生态系统香农多样性指数有一定变化。经过一段时间,陆生生态将得到新的平衡,不会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造成破坏性影响。
  (2)评价区有维管束植物74科341属1140种,其中被子植物构成评价区植物主体。评价区科属均以温带成分占优势,说明评价区植被温带性质。评价区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灌木和草本植物均以高寒物种为主。评价区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自然植被可分为7个植被型组、8个植被型及28个群系。规划实施占用评价区部分植物生境,使评价区植物数量减少。由于受影响面积很小,且这些植被是评价区常见的植被类型,施工对植物的影响有限。
  (3)评价区有陆栖脊椎动物24目55科202种,其中东洋种10种,古北种182种,广布种10种,在地理分布上以古北种占绝对优势。评价区鸟类种数最多,兽类次之,两栖类和爬行类种类最少。规划实施可能占用部分动物个体数量,施工噪声对动物产生惊扰,由于动物具有趋避影响的能力,施工区周围也有较多的替代生境,因此这种影响是可以承受的。
  本文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对通天河及江源区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评价的研究,补充完善了通天河及江源区陆生生态现状资料。在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方面,我国相关理论研究和实际评价工作开展较晚,评价方法和体系还处于探讨研究中,尚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本文对于该类综合规划陆生生态影响评价有一定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