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咨询会谈中的人际互补及其与工作同盟、会谈效果的关系
【6h】

咨询会谈中的人际互补及其与工作同盟、会谈效果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人际环形模型简述

2.2 人际互补理论

2.2.1 理论介绍

2.2.2 相关实证研究及理论的修正

2.2.3 人际互补水平的测量

2.3 人际互补理论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2.3.1 人际互补三阶段模型

2.3.2 人际互补与咨询师经验的关系

2.3.3 人际互补与工作同盟的关系

2.3.4 人际互补与会谈效果的关系

3 研究一 操纵杆技术评估手册的编制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对象

3.3 测量工具

3.4 研究程序

3.4.1 初步形成评估标准

3.4.2 对评估者进行培训

3.5 研究结果

3.6 讨论

3.6.1 评估一致性

3.6.2 评估者的主观偏好

3.6.3 评估过程中的“感性”与“理性”

3.6.4 新手与老手咨询师的差异

4 研究二 人际互补水平和工作同盟、会谈效果的关系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对象

4.2.1 咨询师

4.2.2 当事人

4.2.3 会谈录像

4.3 测量工具

4.3.1 操纵杆和评估指标

4.3.2 工作同盟问卷简版修订版(WAI-SR)

4.3.3 会谈效果问卷(SEQ)

4.4 研究程序

4.4.1 正式评估

4.4.2 数据处理

4.5 结果分析

4.5.1 人际互动变量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4.5.3 两因素混合方差分析

4.5.4 人际互补与工作同盟

4.5.5 人际互补与会谈效果

4.6 讨论

4.6.1 会谈中人际互动的基本特点

4.6.2 咨询师经验、咨询阶段与人际互补

4.6.2 人际互补和当事人工作同盟

4.6.2 人际互补和会谈效果

5 总讨论

5.1 人际互补三阶段模型

5.2 人际互补三阶段模型的内部机制

5.3 研究价值、局限与展望

5.3.1 研究局限与未来的研究方向

5.3.2 本研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人际理论将人们互动的行为分为情感和控制两个维度,互动双方在这两个维度上的匹配称为人际互补。咨询会谈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咨询师和当事人的言语和非言语信息彼此相互影响。本研究将人际互补理论引入心理咨询的过程,效果研究,采用新的研究方法——操纵杆技术研究会谈过程,探讨咨询不同阶段下的人际互动特点,并考察人际互补性对工作同盟和会谈效果的影响。
  从某高校“指导性研究”数据库中选择声音和画面清晰的会谈录像。共有13名咨询师(7名新手咨询师,6名有经验的咨询师),16名当事人。按前、中、后三个阶段,选取每个当事人的3次会谈,得到48个会谈。两名评估者使用操纵杆对会谈录像中的当事人和咨询师的情感和控制行为进行评估,研究者通过互相关对评估一致性进行检验。数据库中已搜集到每次会谈之后当事人和咨询师填写的工作同盟和会谈效果问卷。以人际互补水平为因变量,咨询师经验和咨询阶段为自变量,进行2×3的两因素混合设计方差分析;分别以工作同盟和会谈效果为因变量,人际互补性为预测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本研究得到的结果如下:
  (1)操纵杆技术可以作为评估人际互动的有效工具,情感轴一致性在0.5以上,控制轴一致性在0.6以上。
  (2)在以人为中心的咨询取向下,当事人和咨询师的互动在情感维度呈正相关,表现出一致性,在控制维度呈负相关,表现出互补性,总体上遵循人际互补原则。
  (3)咨询师经验和咨询阶段对人际互补性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对于有经验的咨询师,随着咨询过程的发展,情感轴一致性呈现出先高后低的变化趋势,控制轴互补性呈现先低后高的变化趋势。新手咨询师的互补性则保持不变。
  (4)当事人控制负向预测工作同盟,控制轴互补性正向预测工作同盟。
  (5)当事人情感和当事人控制均正向预测会谈唤醒度,人际互补水平负向预测会谈深度。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