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系网络、隐秘规则与收荒匠群体的生存发展——以赤壁市收荒匠群体为例
【6h】

关系网络、隐秘规则与收荒匠群体的生存发展——以赤壁市收荒匠群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四)研究方法

二、收荒匠群体的历史演变

(一)早期收荒匠群体的历史生存形态

1.早期农村的收荒群体形态

2.早期城市的收荒匠群体

(二)新世纪收荒匠群体的历史生存形态

1.新世纪收荒匠群体存在的历史条件

2.新世纪收荒匠群体的发展

三、关系网络的运作:收荒匠交易可持续的基础

(一)收荒匠的交易对象及其关系

1.主要的交荒对象及其关系

2.主要的收荒对象及其关系

(二)交易中的个人技能与遵循的规范

1.收荒匠的个人技能

2.交易中的规范

(三)关系网络高度融合:交易可持续的有力保障

1.血缘、亲缘强关系的支持

2.地缘较强关系的排他性

3.业缘弱关系的支持

四、多主体互动中的隐秘规则:收荒匠维持生计之道

(一)帮带关系中的情义和道义

1.情义帮带

2.道义让利

(二)群体内部的竞争规则

1.“信息封闭”中的价格战

2.“先来后到”的口头约定

3.“欺生”中的暴力施压

(三)与社区、单位、工厂等管理者的交换和博弈

(四)对相关部门的迂回避让

(一)总结

(二)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收荒匠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产生于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并作用于社会的发展,逐步成为了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力量。他们作为社会的“清道夫”,对环境保护、资源的回收与循环利用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又因社会监管和规范的空白而衍生出诸多不利于社会发展的问题。然而,因其职业的特殊性,该群体始终未能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逐步成为社会的“边缘群体”。本文以赤壁市收荒匠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社会资本中的关系网络和行动规则两方面内容,分析了收荒匠群体与社会各行为主体互动中的生存逻辑。加深对收荒匠群体的生存方式和行为规律的了解,有利于丰富相关部门对该群体的认识,从而探索有效的监管、规范和引导机制,帮助收荒匠收益的同时也让其更好地贡献社会。
  研究发现,一方面收荒匠关系网络的运作对其交易行为可持续具有重要影响。在交易关系中,收荒匠通过互惠规范不断地建构、维系与交易对象间的信任关系,并凭借个人自身的独特技能和对交易规范的遵循,来保证自身用以维持生存的信息渠道和废品来源渠道的畅通。而且,血缘、亲缘、地缘和业缘关系高度融合的环境,也为收荒匠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收荒匠也会灵活多变地运用各种隐秘的行动规则,处理与交易外各行动主体的互动关系,增强自身的适应能力的同时改变着自身的生存境遇。
  收荒匠用以维持生存的交易方式和行动规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它主要反映了部分收荒匠为求生存而表现出的道德规范和行业规范的缺失。为促进收荒行业的稳定发展,还有待多部门主体加强重视与合作,监管之外多加引导和支持,帮助提升收荒匠的职业素养,激励并引导其正式规范的落实。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