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一个村庄的变迁——基于空间理论的一种阐释
【6h】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一个村庄的变迁——基于空间理论的一种阐释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问题的提出

2.空间理论的视角及其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

1.关于空间理论的研究

2.关于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主题与研究框架

1.研究主题与基本概念

2.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概述

3.研究框架

二、农民工的空间实践:返乡创业

(一)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形成机制

1.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制度性因素

2.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主体性因索

(二)马岭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实践

1.马岭返乡创业模式的特点

2.马岭创业实践策略的选择

三、物质空间的形成与再造

(一)创业实践与基础设施建设

1.创业投资规划情况

2.基础设施建设

(二)创业实践与产业基地建设

1.蔬菜产业基地建设规划

2.产业基地保障体系建设

(三)创业实践与村民居住空间的改变

2.集中供养,村民养老福利化

四、社会空间的转变

(一)创业实践与劳动空间的改变

1.产业结构的调整

2.现代化的管理制度

(二)村民社会空间的变革

1.身份的转变:从个体劳动者到职业劳动者

2.传统人际关系的改变

五、意义空间的建构与认同

(一)马岭社区的空间意象

1.道路

2.节点

3.标志物

(二)马岭空间的象征意义

1.现代化意义

2.“半个城里人”

(三)马岭社区的空间认同——空间自豪感

六、关于本项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空间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维度之一,没有任何行动可以在没有空间维度的情境中发生。但空间并不仅仅只是社会行动发生的静止容器,它由有目的的社会实践产生,并对社会实践有着反向的作用力。
  在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宏观经济环境优化的条件下,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然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农民工返乡创业,带回了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同时还带回了现代城市的生活模式、消费观念、思维方式等,这些变化对传统农村社会结构产生了根本的冲击,并带来了农村空间结构的巨大变迁。
  本文是以湖北省京山县马岭村为个案进行研究,这是一个由9名返乡创业农民工联合全村所有村民通过空间实践从而改变了家乡面貌的案例。经过五年的创业实践,马岭村的空间结构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本研究主要采用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框架,从空间物质的、社会的和精神的三个面向来考察马岭农村空间结构的变迁,进一步认识马岭返乡创业农民工空间实践的逻辑。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由六章构成。第一部分为导论,包括本文的第一章,首先对研究的理论视角和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梳理和回顾,然后进一步对本研究的研究主题、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框架进行了详细阐明。
  第二部分是正文,包括了第二至第五章共4个章节的内容。第二章简要介绍了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形成机制和创业类型,并对作为研究个案的马岭村返乡农民工的创业实践进行了介绍;而第三章至第五章则处于本文所秉持的空间理论视角的逻辑统筹中,分别从物质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三个面向来考察马岭村空间结构的变迁。
  第三部分也是第六章,为本文的总结部分,对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和理论视角作出了总结和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