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瑞典模式下的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研究
【6h】

瑞典模式下的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方法及特点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一、瑞典模式和瑞典社会福利制度概况

(一)瑞典模式

1.瑞典模式的特征

2.瑞典模式的实质

(二)瑞典社会福利制度

1.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2.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内容

3.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实质

二、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历史由来及特点

(一)瑞典福利制度的历史渊源

1.政治渊源

2.经济渊源

(二)瑞典实行社会福利制度的原因

1.社会宏观消费的需要

2.生产社会化的需要

3.防范经济危机的需要

4.瑞典国情的实际需要

5.政党、政府的支持

(三)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特点

1.覆盖全民

2.高福利

3.政府负担

4.最大程度的平均

5.混合经济制度

6.充分就业政策

7.高税率制度

三、瑞典福利制度的弊端与改革

(一)弊端凸显的各方面

1.财政负担过重

2.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3.通货膨胀不断加剧

4.国际竞争力下降

5.充分就业的政策目标受到严重损害

(二)20世纪80年代至90年初期的改革措施

1.适度缩紧福利支出

2.强化地方政府责任

3.在养老金、健康和医疗保险、老年服务等领域引入竞争机制

(三)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的改革措施

1.控制工资的进一步上涨

2.调整养老金给付标准

3.改革税收制度

4.改变实现充分就业的方式和条件

(四)影响瑞典福利制度改革的因素

1.福利制度的路径依赖

2.福利文化的价值导向

3.民意诉求与政党自身变化的影响

四、瑞典社会福利制度对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启示与思考

(一)认真审视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人群覆盖面不够广泛

2.社保立法不够健全

3.制度体系有待完善

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有待调整

(二)几点启示

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的和谐离不开社会保障制度的支持

2.高福利国家制度有可能偏离福利制度的价值原则

3.“仁爱”和“团结”的价值观更应在改革转型期被提倡

4.注重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的共同根基

(三)几点思考

1.以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和谐

2.以社会保障促经济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典型代表,其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发展与改革进程都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背景。二战结束之后,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很快,福利型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同时也全面建立起来,并与当时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良性互动,这样的局面受到了广泛高度的评价,从此被称之为“瑞典模式”。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由于受两次石油危机的影响,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涨”现象,瑞典的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开始凸现,高福利反而逐渐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制约,如此一来瑞典模式也开始被诟病为“瑞典病”,社会公众对高福利社会保障制度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多转变,瑞典社会福利制度进入到了改革期。
  瑞典100多年以来的资本主义发展历程告诉我们,瑞典社会福利之推行,是随着瑞典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是随着瑞典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发展而开展起来的。历经多年的完善和发展,瑞典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当前的瑞典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包含了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基本生活保障、住房及教育保障以及社会服务等一系列福利制度,各种分支又自成其体系,相互交叉融合,为国民提供了“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生活保障。纵观瑞典的社会保障体系,不难看出有其覆盖全民、高福利、最大公平化等特点,具有瑞典本国的特征,在与其他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相比时也能发现其共性和个性。
  对于中国而言,瑞典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经验和教训具有很好的启示借鉴意义。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不少成就,当然仍面临诸多问题,例如地域城乡待遇差异过大、统筹层次不高、管理水平仍处低水平等,使得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社会保障建设所确立的“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多层次”的原则基本上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但社会保障的公平性也引来了更多的关注。
  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社会保障与本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时,才能将相关社会问题一一解决并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正确地认识瑞典社会福利制度,摒弃其弊端和不足,吸收其有益成分,借鉴其发展经验并与我们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才能帮助我国更好地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更广泛地开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