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hina’s Statecraft in South Asia:From Resources to Power
【6h】

China’s Statecraft in South Asia:From Resources to Power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

摘要

Abstract

Table of Contents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Tables

List of Maps

1 Introduction

1.1 Proposed Research

1.2 Methodology

1.3 Structure

1.4 Significance

2 Literature Review

2.1 Statecraft and National Interest

2.2 Power Analysis Literature

2.3 How Resources of Major Powers influencing other states

2.4 Specific Cases of China Using Resources to Gain Power

2.5 China’s Statecraft in South Asia

3 China and South Asia:Background of Relations and China’s Interests in the Region

3.1 Overview of China’s Relations in South Asia

3.2 China’s National Interests

3.3 China’s Interest in South Asia

4 China’s Statecraft in South Asia:How China is using its Resources?

4.1 China’s Resources

4.2 Economic Statecraft

4.3 Military Statecraft

4.4 Diplomacy

4.5 Propaganda

Gaining Power in South Asia:How Resources are transformed into Power?

5.1 Domain-Has China Gained Power in South Asia?

5.2 Scope of Power

5.3 Base of Power-Why South Asian Countries are Attracted to China

5.4 Strength and Extent-How Successful China is?

5.5 Means of Power

5.6 Magnitude and Distribution-Forms of Power

6.1 Summery

6.2 Exploration of Research Question

6.3 Exploration of Hypothesis

6.4 Concluding Observations

6.5 Recommenda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ces

展开▼

摘要

作为曾经的传奇文明,中国正通过增强自身实力与政治影响力逐步重拾昔日辉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一直是一个落后国家。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经济急速增长,政治地位上升,中国也因此在国际领域获得广泛关注。在短短30年时间内,中国崛起为一个强大国家。在此之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崛起速度如此之快,因此,中国的崛起在国际社会引起关注。分析人士、决策者、政治评论家以及媒体对中国崛起持不同看法。一些人认为,中国不同于过去那些通过霸权方式崛起的国家;另一些人则认为中国与此类国家无异,世界面临着相似的霸权冲突。由此看来,中国的行动与行为引起广泛关注和研究。
  政治分析人士和观察人士认为,中国一直在世界各个地区扩大势力范围。最重要的是,中国在过去十年中对其国际社会地位和与外界的关系更加自信。在世界的不同地区,中国实行着不同的方针政策。中国对非洲、中亚与东南亚的政策有所不同。然而,这其中也存在一个共性,即为了增强实力,中国一直利用其资源,并且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工具。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分析中国在南亚的外交政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中国与南亚五国共享边境,但是北京在喜马拉雅地区的互动行为,相比于毗邻的其他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来说却是最少的。然而,新世纪伊始,中国在南亚地区的行动似乎有所增加。中国观察人士认为,正是南亚地区日益突出的重要性引起了中国的新兴趣。一些人将这种突然增加的外交往来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联系起来,同时也有人将其与发生在该地区的恐怖主义事件相连,并进一步解释说,中国对南亚地区的兴趣与美国的亚洲政策具有一致性。
  基于众多假设,本文试图分析中国在南亚地区互动来往日益增长背后的利益原因,以及中国如何实现这些利益。为此,本文以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为例。本文认为中国在南亚地区有五个主要利益,即确保能源安全、维护海上通道安全、维护国内外和平稳定、实现经济发展、反对霸权主义。中国的能源主要是通过印度洋的海上通道运输,南亚地区在北京的运输路线多元化的新目标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南亚作为中国产品出口地、制造业劳动力市场和重要投资目的地是十分具有前途的。中国也预见到了在南亚传播影响力的重要性,不过这同时也是美国的兴趣所在。所以,如果中国想要避免可能的影响和美国的干预,想要通过西部边界来连接中国和南亚地区,就应该在华盛顿之前,加强在该地区的存在。为此,中国正在使用不同的国家策略。
  本文将使用K.J.Holsti关于治国策略的理论框架,对中国在这些国家的外交策略进行分析。目前已经确定中国正在使用的策略有经济、军事、外交和宣传等策略。虽然中国主要是通过双边互动而不是将南亚视为一个整体来交往,但本研究将试图证明中国在该地区每个国家的策略运用存在相似之处。经济策略技巧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如中国正在使用商品贸易、对外直接投资和发展援助等经济手段来使该地区各国意识到其自身利益所在。中国在每个国家使用军事策略技巧是不同的,不过常用的主要是武器贸易和联合军事演习。外交沟通和会议外交是主要的外交技巧,宣传也在世界各国使用相同的主题。外交和宣传手段被认为是主要的国家工具。
  论文将进一步了解中国在该地区的实力水平。罗伯特·达尔的实力分析框架将被用于分析中国在该地区实力水平和北京在该地区运用的技术或影响工具。论文将表明尽管在政治上不信任,经济上相互竞争,但印度在经济关系方面却无法摆脱中国的诱惑。就国家的其他方面而言,中国在印度的影响力并没有像在其他南亚国家那样成功。因此,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在印度还没有实现其影响力,然而在所有其他南亚国家都基本实现了,只不过范围、实力和程度不尽相同。论文还表明,中国的权力基础来自于小南亚国家想要追求中国成为支持其经济发展、提供其安全保障的坚定不移的朋友。中国为那些被其他国家所忽视的南亚小国提供支持,更成功地加强了双方间的互信。最后,论文认为中国在南亚具有两大主要类型的权力:关系性权力和结构性权力。关系性权力是与其讨价还价能力相联系的。中国在南亚的讨价还价能力是依情境和关系而形成的。它在经济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在政治方面有足够的权力来影响南亚的小国。还要指出的是,除巴基斯坦以外,印度在南亚其他国家的讨价还价能力相较中国更高一些。在结构性权力方面,中国计划在南亚的金融和生产方面加强影响,并逐步在贸易、能源和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占据主导地位。
  对实力关系进行分析之后,论文将对研究问题和假设的结果进行解释,并对中国与南亚国家提出一些建议。论文将为主要研究问题提供答案,即中国的新兴利益是基于北京为了其核心国家利益对南亚国家重要性进行重新认识的结果。在假设方面,论文证明了两个假设是正确的。最后,为中国提出一些建议,中国应考虑在不给部分弱小南亚国家带来霸权国担忧的前提下,如何继续正面维持与南亚国家的关系;另一方面,论文提议南亚国家不应给中国过多的权力,避免让中国影响到其国家结构。否则的话,南亚国家将会在这个地区体验到中国霸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