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国家不在场下边界惯行治理——基于四川省乐至县三教观村的实证研究
【6h】

国家不在场下边界惯行治理——基于四川省乐至县三教观村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综述

(一)边界与治理

(二)惯行与治理

三、研究方法

四、个案村庄介绍

第二章 以家户为单元的边界惯行治理

一、家户内部:人熟礼不熟,人亲财不亲

(二)房屋:“壁心为界,不能乱拆”

二、家户外部:不动它是草,一动就成宝

(一)土地:“田地买卖要裁界”

(二)房屋:“要治坡,先治窝”

三、纠纷处理:讲理要有庄证

(一)分家请亲戚:“亲戚到了多双眼”

(二)买卖请四邻:“四邻在无纠纷”

(三)边界纠纷:“协调不好就打官司”

四、小结

第三章 以家族为单元的边界惯行治理

一、田地共用

(一)坟地:“家门的地,家门人用”

(二)祠堂:“本房孩子免费念书”

(三)祠堂田:“守祠堂的人免费耕种”

二、收益共享

(一)办冬至会:“种祠堂田的人要管饭”

(二)上学资助:“穷人的孩子也能读书”

三、纠纷处理

四、小结

第四章 以村庄为单元的边界惯行治理

一、公共水源产生的边界惯行

(一)河流:“有田才能安水车”

(二)水井:“同用水同维护”

二、公共空间产生的边界惯行

(一)村庄边界:“这样的边界管得久”

(二)依界而防:“巡夜只到村边上”

(三)村内求雨:“求雨不过河”

三、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一、惯行治理:基于边界单元的理论建构

(一)边界单元与惯行基础

(二)边界单元与惯行适用范围

二、延伸讨论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边界清晰不仅影响产权归属的认定,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社会的有序运转和治理成本的高低。传统时期,在县级以下国家职官设置中,几乎很少设有真正意义上的职官系统,仅就这一点而言,县级以下似乎出现了“行政真空”。但即使在这种状态下,中国乡村社会仍维系了较长时间的有序运行,这和产权边界的认定及认定后产生的边界惯行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边界惯行如何影响传统时期乡村社会的有序运行和治理?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可以深度认识传统中国乡村社会的底色,挖掘其背后有序运行的内在逻辑,也可以为当下的社会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本文主体部分通过对四川省乐至县三教观村多位老人的口述材料为依据,以传统乡村社会各类产权的边界认定及其带来的惯行治理为视角,探析传统时期在国家不在场的状态下,乡村社会如何实现其有序的运转。具体而言,文章主体部分通过对三教观村“家户”、“家族”和“村庄”共三类单元的边界惯行治理的分析,努力还原出基于各类边界认定基础上的不同形式的惯行治理,并以此为基础,尝试为深度认识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的历史底色提供一把钥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