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党纪与国法的衔接——以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为例
【6h】

论党纪与国法的衔接——以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党纪与国法的关系

(一)党纪与国法的概念

1.党纪的概念

2.国法的概念

(二)党纪与国法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

1.党纪与国法的区别

2.党纪与国法的联系

二、党纪与国法衔接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一)党纪与国法衔接的必要性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

2.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需要

(二)党纪与国法衔接的可能性

1.理论可能性

2.现实可能性

三、党纪与国法衔接的实践探索

(一)党纪与国法衔接的渊源

(二)党纪与国法衔接的经验与教训

1.经验

2.教训

四、职务犯罪案件查办中党纪与国法衔接存在的问题

(一)职务犯罪的概念

(二)检察机关的性质

(三)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案件中党纪与国法衔接存在的问题

1.党纪与国法在顶层设计上缺乏有效衔接

2.党纪与国法在体制上衔接不够

3.党纪与国法在实施规范性上衔接不够

4.党纪与国法在程序上衔接不够

五、完善党纪与国法衔接机制的建议

(一)党纪与国法衔接的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

2.协调性原则

3.相适应原则

(二)完善党纪与国法衔接机制的建议

1.构建党纪与国法衔接之间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

2.加强党纪与国法衔接的监督体系建设

3.建立健全党纪与国法衔接的程序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公平正义是法治的生命线,而近年来冤假错案的发生却成为法治的致命伤。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要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和“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并注重二者之间关系的衔接和协调。因此,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背景下,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的衔接和协调成为一项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如果说这个命题离我们有些遥远,那么从河南的赵作海案、湖北的佘祥林案,到河北的聂树斌案、内蒙古的呼格吉勒图案,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法院纠正的近40起冤假错案却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血淋淋的事实。随着这些错误案件得到纠正,一批当年办理这些案件的人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党纪处分和国法处罚。党内法规同国家法律的衔接和协调问题再次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笔者作为一名基层检察干警,在查找和阅读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之上,结合自身从事职务犯罪侦查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对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衔接的命题进行系统的阐述、梳理,通过解释概念、明确相互关系,进而查找不足,并提出完善二者衔接机制的建议,以期对二者的衔接构建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概念是对事物最直接最本质的描述。本文论题是党纪与国法的衔接,首先要明确党纪与国法的概念。而党纪和国法在我国均存在广义和狭义的概念,如果不对其进行详细阐明,势必造成概念模糊、混淆,表述不清,界限不明。因此,笔者首先阐明概念,厘清概念之间的界限。然后从党纪与国法的制定主体、调整对象和内容、实施方式和处理结果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从党纪既要严于国法,又是国法实施的保障;国法既要高于党纪,又是党纪效能的强化剂;党纪与国法衔接协调助力反腐败斗争三个方面阐述了二者的联系,从而明确了党纪与国法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
  本文第二部分着重论述党纪与国法衔接必要性和可能性。党纪与国法的衔接既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客观需要。同时,一大批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关于党纪与国法衔接的论述和《江苏省检察机关向同级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移送涉嫌犯罪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查处情况的规定》及天津市纪委《在查办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涉嫌违纪违法犯罪案件中加强协作配合的实施办法》等有益尝试也为党纪与国法衔接提供了理论和现实可能性。
  诚然,目前我国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党纪与国法衔接机制。为防止研究陷入循环解释相关概念的怪圈,笔者在第三部分对党纪和国法均做狭义解释,将研究也限制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的衔接上。通过认真梳理以往我国党纪与国法在衔接方面的实践探索,在逐步理清我国党纪与国法从纪法不分、纪法重复到向纪法分开、纪严于法、纪法有效衔接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其经验教训。
  在第四部分,笔者结合自身查办职务犯罪案件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分别从顶层设计、体制、实施规范以及程序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我国职务犯罪案件查办过程中党纪与国法衔接存在的问题,并在最后一部分也就是第五部分针对上述分析总结出党纪与国法衔接的合法性、协调性、相适应性三项基本原则,并从制度体系构建、监督体系建设、程序机制建立等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党纪与国法衔接的建议和意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