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生信息素养评估的中美比较研究
【6h】

学生信息素养评估的中美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表目录

缩略语表

1 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论文结构框架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信息素养的内涵研究

2.1.1 信息素养概念的萌芽(20世纪70年代以前)

2.1.2 信息素养概念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80年代末)

2.1.3 信息素养概念的成熟(20世纪90年代至今)

2.2 国内信息素养的内涵研究

2.2.1 信息素养的概念界定

2.2.2 信息素养的组成要素

3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比较探究

3.1 美国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梳理

3.2 我国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梳理

3.3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比较分析

3.3.1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目标导向比较

3.3.2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研制机构比较

3.3.3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体系架构比较

3.3.4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指标维度比较

4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项目比较

4.1 美国学生信息素养评估项目概述

4.1.2 iSkills项目

4.1.3 TRAILS项目

4.1.4 ILT-S项目

4.2 中国学生信息素养评估项目概述

4.2.1 中国国民信息素质教育研究项目

4.2.2 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示范性框架研究

4.2.3 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信息素养水平评测

4.3 中美学生信息素养评估项目比较

4.3.1 评估项目的组织机构比较

4.3.2 评估项目的启动背景比较

4.3.3 评估项目的评估方案比较

5 中美信息素养比较对我国的启示

5.1 美国信息素养评估的经验总结

5.2 美国信息素养评估对中国的启示

5.2.4 优化学生信息素养评估工具和方式,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

6 总结与展望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信息涉及到人们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大到国家的交流协作小到人们的吃穿住行,信息素养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之一也逐渐被人们关注,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素养的提高能够提升一个国家的综合国民素质,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成为了各国密切关注的课题。
  美国在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方面发展较为成熟,经过很多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与研究成果。本文在广泛查阅资料、整理文献、分析总结的工作基础上,以美国、中国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和评估项目为研究对象,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分别研究分析了国外和国内信息素养的定义、组成要素,对美国和中国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进行了梳理和比较分析,介绍比较了美国和中国典型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项目,分别从启动背景、评价维度、评价方式、评价类型、评价过程、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地比较。最后,总结了美国学生信息素养评估的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并对本研究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本文的行文结构如下:第一章主要交代研究的背景与意义,以及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信息素养的概念、内涵,以及在美国和中国的发展与演变的过程;第三章介绍和比较了美国和中国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发展和二者的相同点以及差异性;第四章着重比较和分析了美国和中国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典型项目,从评价项目的产生、组织机构、启动背景、评价维度、评价方式、评估类型、评价过程等方面进行比较和研究;第五章提出了一些建议和策略,以期促进我国学生信息素养评估标准的改善和提高;第六章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研究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