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6h】

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综合法

1.5.2 问卷调查法

1.5.3 访谈法

1.5.4 案例分析法

2.1 理论基础

2.1.1 人本主义理论

2.1.2 多元智力理论

2.1.3 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2.1.4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2.2 高考改革

2.2.1 “新课改”

2.2.2 “新高考”

2.2.3 二者关系

2.3 地理素养

2.3.1 素养

2.3.2 地理素养

2.3.3 地理核心素养

2.3.4 地理核心素养的特点

2.3.5 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重要意义

3 高中学生地理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学生地理素养状况调查分析

3.1.1 地理知识素养

3.1.2 地理方法与能力素养

3.1.3 地理情感、态度素养

3.1.4 学生地理素养现状的原因分析

3.2 高考状况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影响

3.3 学校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影响

3.3.1 综合素质评价与地理素养

3.3.2 学校软硬件对地理素养的影响

3.4 教师对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影响

3.4.1 教师构成

3.4.2 教师对高考与地理素养的理解

3.4.3 教师自身的地理素养

3.4.4 “新高考”模式下教师的转变

3.5 学生自身对地理素养的影响

3.5.2 “应试教育”的残留影响

3.5.3 缺乏生涯规划

4 新高考模式下地理素养培养策略

4.1 社会培养策略

4.1.1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生态

4.1.2 不断推进教育改革

4.1.3 加强对地理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

4.2 学校培养策略

4.2.2 增大投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4.2.3 探索自身独特的校园地理文化

4.2.4 认真落实地理实践活动,加强实践中地理素养的培养

4.3 教师培养策略

4.3.1 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4.3.2 培养学生地图素养

4.3.3 改善教学方法,将地理教育渗透到实际生活中

4.3.4 增强自身地理素养

4.4 学生自我培养策略

4.4.3 积极融入地理课堂教学

4.4.4 踊跃参与地理课外实践活动

5.1 研究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为了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我国实行了一系列的教育、考试、课程体系改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2003年开始的“新课程改革”,把培养公民基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作为教育的目标。对于地理学科而言就是培养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这可以帮助每一个地球公民形成强烈的环境责任意识和实际环保行动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为地球环境的美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中国现行的教育体系中,绝大部分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是在高中阶段实现的。高中学生一方面要面临高考升学压力,一方面又要以核心素养为中心培养教育,这个看似矛盾的地方就是本文研究的主题: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学生地理素养的培养。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分析和界定,主要分析了高考改革的内容、地理素养的含义,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地理素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为地理素养的现状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并结合实际工作经历以及查阅文献等途径,对学生的地理素养现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找出其存在的不足,并从高考、学校、教师和学生等角度分析形成如此状况的原因;第四部分分析了高考改革背景下地理素养的培养策略,主要从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角度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第五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次研究结论,找到了创新之处和不足,并为后续的研究提出展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