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外财经媒体对我国房地产调控报道的框架对比研究——以《21世纪经济报道》和《华尔街日报》为例
【6h】

中外财经媒体对我国房地产调控报道的框架对比研究——以《21世纪经济报道》和《华尔街日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问题及创新点

1.3.1 研究问题

1.3.2 创新之处

1.4 研究方法

2.相关理论及研究对象概述

2.1 框架理论

2.2 《21世纪经济报道》介绍

2.3 《华尔街日报》介绍

3.新闻框架对比分析

3.1 样本选取

3.2 类目制定

3.3 类目分析

3.4 分析结论

4.个案对比研究

4.1 《21世纪经济报道》的典型个案分析

4.2 《华尔街日报》的典型个案分析

4.3 同一主题的典型个案分析

5.影响报道框架的原因分析

5.1 外部因素

5.2 内部因素

6.研究总结及未来展望

6.1 研究总结及建议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从2016年“9·30”房地产调控开启至今,关于房价和房地产长效机制等话题被人们广泛热议,中外媒体都对我国房地产调控相关政策和影响进行了大量报道。然而中外媒体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对我国房地产调控进行报道时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旨在发现这种差异,分析其原因,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本文以国内一流的财经媒体《21世纪经济报道》和美国著名的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为研究对象,分别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一年的房地产调控报道,结合框架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两家媒体在报道数量、报道篇幅、报道体裁、报道地域、消息来源、报道倾向上的框架特点进行了整体对比,并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个案进行框架的高中低三个层次上更为细致的分析。
  研究发现,《21世纪经济报道》比《华尔街日报》更关注我国的房地产调控,报道数量和字数更多,以深度报道为主;《华尔街日报》比《21世纪经济报道》更具民生视角和国际视野,更擅长叙事;《华尔街日报》的负面报道居多,相比之下,《21世纪经济报道》显得更客观正面;两家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基本一致,都具备专业的媒体素质和熟练的报道手法。但造成两者在报道上存在较大差异的因素很多,不仅与两家媒体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有关,也与媒体自身的定位、管理和人员有关。
  因此,受众要增强媒介素养,正确看待中外媒体的不同报道立场。我国财经媒体要在此类关乎民生的话题上注重反映普通民众的声音,保持报道的平衡;要擅长讲故事,增强文章的贴近性和可读性;还要具备问题意识和国际意识,既做好宣传也发现问题,既关注国内也放眼世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