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天文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为例
【6h】

天文学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及实践研究——以江西省抚州市第一中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1.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

1.4 历史沿革及研究现状

2.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概论

2.1 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

2.2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基础

2.2.1 学习理论基础

2.2.2 教学理论基础

2.3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2.3.1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2.3.2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具体目标

2.4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原则

2.5 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2.6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实施形式

3.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3.1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3.1.1 确定目标

3.1.2 问卷调查及访谈

3.1.3 撰写纲要

3.1.4 内容选择

3.1.5 编排课程

3.2 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实施

3.2.1 课堂讲授

3.2.2 户外观测

4.天文学校本课程的评价

4.1 评价原则

4.2 评价方法

4.3 评价内容

4.3.1 对课程本身的评价

4.3.2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

4.3.3 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4.4 评价结果

4.4.1 对课程纲要评价的结果

4.4.2 对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

4.4.3 对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结果

5.反思与展望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地位与日俱增,逐渐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一部分。如何按照科学规律完成一门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现代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也正是本论文所探讨的问题。本论文在对校本课程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之上,结合抚州一中的学校特色,对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研究。
  本论文以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关科学理论为基础,通过运用文献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是对本研究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进行阐述,以及对校本课程的历史沿革与研究现状进行比对和分析,并由此说明研究的目的及内涵。
  第二部分是关于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概论,主要内容包括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基础、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课程开发必须遵循的相关原则、开发的程序步骤以及课程具体的实施方案等。
  第三部分为天文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这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论文的核心部分。这个部分是对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具体内容和过程进行阐述,包括课程开发的具体步骤、课程实施的具体方案等内容。
  第四部分为天文学校本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评价的原则、方法及内容。评价的内容不仅包括对学生的评价,还包括对授课教师和课程本身的评价。
  第五部分为反思与展望,主要包括笔者在实施课程之后对整个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感受,思考分析之后得出的一些结论以及笔者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本论文以天文学校本课程开发为主题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并通过对课程实施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了相关的结论。通过比较分析,笔者发现虽然校本课程的相关理论早已在我国教育界提出,但是真正重视校本课程开发的学校还是相对较少的,而且很多教师和学生对校本课程的理念和意义还并不太了解。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现今校本课程体系的发展还较为缓慢,还需要教育界继续提倡和推进。

著录项

  • 作者

    范云龙;

  • 作者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华中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物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乔翠兰;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物理;
  • 关键词

    高中物理; 天文学; 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