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骗你不是人”类话语研究
【6h】

“骗你不是人”类话语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2 选题缘由

1.3 研究现状及相关综述

1.3.1 紧缩复句的定义和性质

1.3.2 紧缩复句的特点

1.3.3 紧缩复句的关联标志

1.3.4 紧缩复句的个案研究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语表形式和特点

2.1 语表形式

2.1.1 紧缩形式

2.1.2 原形式

2.2 语表特点

2.2.1 句中无语音停顿

2.2.2 成分省略、结构凝缩

2.2.3 用单句形式表达复句意义

2.3 小结

第三章 句法功能分析

3.1 句法功能

3.1.1 充当句子成分

3.1.2 充当分句

3.1.3 独立成旬

3.2 句法分布

3.2.1 位于话轮首,充当始发句

3.2.2 位于话轮中,充当后续句

3.2.3 位于话轮末,充当终止句

3.3 小结

第四章 语义考察

4.1 语义分析

4.1.1 态度强主观性

4.1.2 夸张和极端性

4.1.3 违实和虚拟性

4.1.4 贬损和诅咒性

4.1.5 他人受益性

4.1.6 “你”的实指和泛指

4.2 语义背景

4.3 语义自足

4.4 与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

4.4.3 S1+“骗你不是人”类句+S3

4.5 小结

第五章 语用考察

5.2.1 示诚消疑功能

5.2.2 反证强调功能

5.2.3 补充说明功能

5.2.4 加强语势功能

5.2.5 标示焦点功能

5.3 适用的语体

5.4 话语表达机制

5.4.1 经济原则的作用

5.4.2 心理因素

5.4.3 满足语用需求

5.4.4 人际环境因素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骗你不是人”、“骗你是小狗”、“骗你不得好死”、“骗你遭雷劈”等等这样一类带有自我贬损义甚至是诅咒性质的话语,因为在日常会话或者文学作品的对白中尤其是在网络社交平台,我们经常听到或者是看到这样的表达。我们认为这是假设复句紧缩后的一类特殊表达,从形式上看,在取消假设标志的同时还取消了句子间的语音停顿,从功能上看,这类话语通过自我贬损或诅咒式的誓言表白以达到取信于人的目的,这样的话语表达在日常生活和网络社交上运用广泛,是汉语颇具特色的句式。本文打算以“三个平面”理论为指导,具体的从句法、语义、语用等几个方面对这类特殊紧缩句进行尽可能细致系统地描写分析,以期发掘现代汉语中这类无形式标志的特殊紧缩句的相关规律。
  全文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选题缘由,对“骗你不是人”这类话语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之后又分别说明了本文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对该类话语的语表形式进行详细的描写分析,根据紧缩的程度主要分为原形式和紧缩式两类,并归纳出这类话语表达具有无语音停顿、成分省略、结构凝练精短、用单句的形式表达复句的意义这样一些语表特点。
  第三章:在句法部分,主要分析了该类话语的句法功能和句法位置。既可以独立成句,又可以在复句中充当分句或者是充当句子成分,并具体分析了不同句法位置的不同功能。
  第四章:在语义部分,首先,这类话语具有态度的强主观性、夸张和极端性、假设的违实性和虚拟性、自我诅咒或自我贬损性等语义特征;其次,对这类话语出现的语义背景做了详细的考察,并发现这类话语表达的自足性特征;最后,从外部语义联结属性方面探讨了该类话语与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
  第五章:在语用方面具体分析了这类话语的语用策略,产生机制以及适用的语体,并着重分析了这类话语的语用功能。认为这类话语的语用含义有以下五种功能:示诚消疑功能、反证强调功能、补充说明功能、加强语势功能、标示焦点功能,最后分析了这类话语的形成机制。
  第六章,总结部分,对全文做出总结并指出文章的不足之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