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6h】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测度及提升路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图表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

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2.1.1 国外关于现代农业的研究综述

2.1.2 国内关于农垦现代农业建设的研究综述

2.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2.1 现代农业的内涵

2.2.2 现代农业的特征

2.2.3 现代农业发展进程理论

2.2.4 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3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3.1.2 代表性原则

3.1.3 系统性原则

3.1.4 可操作性原则

3.1.5 可比性原则

3.1.6 阶段性原则

3.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各指标含义

3.2.1 农业投入水平指标

3.2.2 农业产出水平指标

3.2.3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指标

3.2.4 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指标

3.2.5 农业产业结构状况指标

3.3 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的确定

3.3.1 层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

3.3.2 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4.1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4.1.1 湖北省农垦基本情况简介

4.1.2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概述

4.2 数据来源

4.3 方法介绍

4.3.1 指标数据的标准化

4.3.2 评价分值计算

4.4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时序评价

4.4.1 湖北省农垦时序数据的标准化

4.4.2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时序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4.5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空间评价

4.5.1 湖北省农垦空间数据的标准化

4.5.2 湖北省各市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综合评价结果

4.6 本章小结

5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诊断与分析

5.1 制约因素诊断方法

5.2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诊断

5.2.1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诊断

5.2.2 各市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诊断

5.3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5.3.1 垦区产业布局分散

5.3.2 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滞后

5.3.3 农业投入力度欠缺

5.3.4 农业资源性矛盾突出

5.4 本章小结

6 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路径

6.1 在农业产业结构方面的提升路径

6.2 在农村社会发展水平方面的提升路径

6.3 在农业投入水平方面的提升路径

6.4 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方面的提升路径

7 研究结论及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农垦,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一个特殊的经济社会系统,也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被定位成建设现代农业的“排头兵”,因而国有农场的现代农业发展问题一直是党中央关注的热点。2006-2008年连续3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明确要求农垦要在发展现代农业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2011年6月农业部印发的《全国农垦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也明确提出农垦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而中共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湖北省国有农场也有着明确的定位:“要把国有农场建设成为湖北省农村改革发展的试验区、现代农业建设的示范区、新农村建设的先行区和农产品加工的聚集区。”因此,湖北省国有农场肩负着发展湖北省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那么,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与综述,通过对相关理论和概念的梳理,在明确了现代农业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湖北省农垦的实际情况,构建了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级指标的权重;然后借助相关统计数据,对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的发展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从时序与空间两个维度来测算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并诊断出制约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然后对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主体指标出发,对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政策和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2003-2010年,湖北省农垦的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分别处于两个阶段:2003-2007年间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阶段,且综合指数得分保持逐年上升的态势;2008-2010年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现阶段,且综合指数得分也逐年上升。制约因素方面,除了农业产出水平从整体上来看已经达到或超过了现代农业的标准值,其他四个一级指标按制约度从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农业产业结构状况、农村社会发展水平、农业投入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从各市垦区来看,咸宁垦区、荆州垦区、黄石垦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初步实现阶段;黄冈垦区、潜江垦区、襄阳垦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实现阶段;武汉垦区、孝感垦区处于农业现代化的完全实现阶段,体现出各市垦区之间现代农业发展的不均衡。制约因素方面,农业产业结构是制约八个垦区现代农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同时武汉垦区、襄阳垦区、孝感垦区还主要在农村社会发展方面存在障碍,荆州垦区、潜江垦区、黄冈垦区、咸宁垦区、黄石垦区还主要在农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存在障碍。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1)研究视角的创新。目前国内关于湖北省农垦的研究多集中于其体制改革方面,但本文着眼于其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并试图通过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索其现代农业的发展现状,因此该研究视角具有一定的创新性;(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研究的核心部分是构建现代农业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价法求出各指标的权重,进而对湖北省农垦现代农业的时间、空间发展状态进行分析,这一研究内容在以往的文献中不常见,因而在内容上较为新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