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筛选及基质培肥效应研究
【6h】

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筛选及基质培肥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水稻种植概况

1.1.1 国外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1.1.2 我国水稻机插秧发展概况

1.2 水稻机插秧育秧概述

1.2.1 水稻机插秧秧苗特点

1.2.2 机插秧育秧方式

1.2.3 水稻基质育秧研究进展

1.3 水稻机插秧育秧的配套农艺技术

1.3.1 品种和播种量

1.3.2 苗期营养

1.3.3 水分管理

1.3.4 病害防治

2 研究背景、内容和技术路线

2.1 研究背景

2.2 研究内容

2.3 技术路线

3. 不同基质配比对机插秧水稻秧菌素质的影响

3.1 引言

3.2 试验材料和方法

3.2.1 供试材料

3.2.2 试验方法

3.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不同配方基质理化性质分析

3.3.2 不同配方基质养分性质分析

3.3.3 不同配方基质对水稻秧苗出苗状况的影响

3.3.4 不同配方基质对水稻秧苗地上部性状的影响

3.3.5 不同配方基质对水稻秧苗根系性状的影响

3.3.6 不同配方基质所育水稻秧苗的生长情况综合评价

3.3.7 不同配方基质的成本核算

3.4 小结与讨论

4 水稻育秧基质配方优化

4.1 引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供试材料

4.2.2 试验方法

4.2.3 测定项目和方法

4.2.4 数据处理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珍珠岩、土壤、泥炭不同比例混配基质理化性质分析

4.3.2 珍珠岩、土壤、泥炭不同比例混配基质养分含量分析

4.3.3 珍珠岩、土壤、泥炭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出苗率的影晌

4.3.4 珍珠岩、土壤、泥炭不同比例混配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4.3.5 水稻秧苗生长指标的综合评价

4.3.6 不同基质的成本核算

4.4 小结与讨论

5 机插秧水稻育秧基质培肥效应研究

5.1 引言

5. 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品种

5.2.2 试验方法

5.2.3 取样、测定分析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不同氮、磷、饵培肥水平对水稻育秧基质速效养分的影响

5.3.2 不同氮、磷、佣培肥水平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5.3.3 不同氮、磷、饵培肥水平对水稻秧苗养分吸收和累积的影响

5.4 小结与讨论

6 施用微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6.1 引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品种

6.2.2 试验方法

6.2.3 取样、测定分析

6.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不同Fe、Zn 施用量对水稻出苗效果的影响

6.3.2 不同Fe、Zn 施用量对秧苗生长的影响

6.3.3 不同Fe、Zn 施用量对秧苗Fe、Zn 含量的影响

6.4 小结与讨论

7 全文总结及展望

7.1 总结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稻机械化种植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育秧是机械化移栽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现阶段我国农民习惯采用自备的营养土进行育秧,其存在诸多缺点。本研究以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农业废弃物以及土壤等为原料,采用塑盘旱育秧方式,从7种不同基质配方中筛选出适合水稻机插秧育秧的基质组合;然后对所选的基质组合进行优化,确定最佳配比;并以优化的基质配方为材料研究基质培肥和施用微肥对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一种新型水稻育秧基质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⑴水稻育秧基质组合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珍珠岩、土壤和泥炭的配比组合所育秧苗的综合评价指数最高,为0.61;水稻出苗快,植株生长健壮整齐、叶色翠绿,营养物质积累多,根系发达、发根力强,适合用于水稻育秧备选基质。
  ⑵泥炭、土壤、珍珠岩配比优化结果显示,处理4(珍珠岩∶土壤∶泥炭=2∶3∶5)理化性质适宜,秧苗的出苗率高,株高、茎基部宽和叶长优于对照处理;根系生长状况好,尤其是在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根系体积和根尖数等方面优于其它处理,在干物质积累方面,秧苗的地上干重、根干重和总干重也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综合整体因素发现处理4可以替代营养土,用于水稻育秧。
  ⑶探讨5种不同氮肥培肥量(纯N0g/盘、0.4 g/盘、1.2g/盘、2.0 g/盘、2.8g/盘)对水稻秧苗素质和养分吸收影响。结果显示,秧苗对氮素的利用表现为高培肥高消耗。秧苗地上部形态指标、植株鲜、干重均呈现增加的趋势,根干重和根系活力表现为先增后降。当氮肥培肥量达到2.0 g/盘时,秧苗根系生长受抑,秧苗整体素质下降。从养分吸收上看,秧苗含氮量、单株氮积累量和氮吸收量均随着氮肥培肥量的提高而增加;而秧苗对磷、钾的吸收量随着氮肥培肥量的提高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不同磷肥培肥量下(P2O50 g/盘、0.4 g/盘、1.2 g/盘、2.0 g/盘、2.8g/盘),基质中速效磷含量呈线性增加。适宜磷肥培肥水平能促进秧苗地上部生长,增加秧苗地上部鲜、干重。当施磷量超过1.2 g/盘时,水稻秧苗生长受抑,水培发根数降低。从养分吸收的情况看,秧苗含磷量、磷积累量和磷吸收量均随着磷肥培肥量的提高而增加,而其对氮和钾吸收量均无显著差异。不同钾肥培肥量下(K2O0g/盘、0.4g/盘、0.8g/盘、1.2g/盘、1.6g/盘),基质中速效钾含量呈线性增加。施用钾肥能促进秧苗地上部干物质积累,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秧苗根系活力和水培发根数。当施钾量达到1.6g/盘时,秧苗形态指标下降。从营养吸收上看,秧苗的钾含量、钾积累量和钾吸收量均随钾肥施用水平增加而增加;当钾肥用量提高到一定程度后,秧苗钾积累量和总吸收量不在增加。其对氮、磷的吸收均无显著差异。
  ⑷施用Fe肥能改善秧苗素质,提高秧苗地上部和根系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水稻秧苗的发根力,使水稻移栽后快速返青,同时施用过量会对秧苗的根系产生不利影响。施用Zn肥也能改善秧苗整体素质,提高单株干重、可溶性糖含量,增加秧苗发根力、根系活力,另外还能改善水稻根系的发育状况,促进秧苗盘根。在珍珠岩、土壤和泥炭比例为2∶3∶5,基质培肥量为每盘1.2gN、1.2 g P2O5、0.8 g K2O,即基质碱解氮含量为313.5 mg/kg,速效磷含量为23.2 mg/kg;速效钾含量为354.1 mg/kg时,能为秧苗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达到培育壮秧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