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2015-2016年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6h】

2015-2016年猪源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表

1. 文献综述

1.1 大肠杆菌

1.2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研究进展

1.2.1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危害

1.2.2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致病性

1.2.3 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研究进展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菌株来源

3.1.2 培养基及主要溶液

3.1.3 主要药品及试剂

3.1.4 主要仪器设备

3.2实验方法

3.2.1 细菌的分离与纯化

3.2.2 革兰氏染色镜检

3.2.3 看家基因扩增

3.2.4 基因群系分型鉴定

3.2.5 毒力基因检测

3.2.6 O抗原血清型鉴定

3.2.7 药敏纸片试验

4.结果与分析

4.1 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4.1.1 菌落形态

4.1.2 革兰氏染色及镜检

4.1.3 大肠杆菌看家基因检测结果

4.1.4 基因群系分型鉴定

4.1.5 毒力基因检测结果

4.1.6 O抗原血清型鉴定结果

4.2药敏纸片试验结果

4.2.1 耐药结果

4.2.2 多重耐药结果

5. 讨论

5.1 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

5.2 基因群系分型鉴定

5.3 毒力基因检测

5.4 O抗原血清型鉴定

5.5 大肠杆菌耐药性分析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展开▼

摘要

大肠杆菌是全球范围内研究最多也最常见的微生物之一,其中绝大部分大肠杆菌和宿主和谐共存,并不引起疾病,这部分大肠杆菌被称为共生性大肠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则可感染宿主,并引起疾病。致病性大肠杆菌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严重威胁着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肠内和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每年引起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两百万,并且对动物养殖业、食品等相关行业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肠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PEC)的致病性及造成的危害远远大于其他的大肠杆菌,是极其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在我国,随着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过度使用以及不合理使用,ExPEC的耐药性不断增强,多重耐药菌株越来越多,对ExPEC的防治难度也日益增加。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利用2015年1月至2016年7月期间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疫病诊断中心接收的来自全国多省猪场的病料,病料主要包括肠道、肺脏、脑、肾脏、肝脏、关节等,分离鉴定得到了155株猪源大肠杆菌分离株。⑵利用Clermont等于2013年提出的新的四重PCR鉴定法对155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遗传群系鉴定,结果显示我国猪场流行的遗传群系依旧以A群系和B1群系为主,但新检测出的C、E、F和分支I型的菌株数达到了51株,占到了总数的35.48%。⑶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分离株均检测到2种及以上的肠外致病性毒力相关基因,因此155株临床分离株全部为ExPEC。不同毒力相关基因的检出率高低不一:检出率最高的基因是 iutA,检出率达到了58.71%,其次是检出率为58.06%的afa和检出率56.77%的fimH。⑷对155株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了O抗原血清型鉴定,其中149株分离株成功定型,共检测出12种不同的血清型。检出率最高的血清型是O8,其检出率为13.55%,其次是检出率为12.26%的O78和检出率为10.97%的O18。其余血清型的检出率均未超过10%。⑸选取临床常用的14种抗生素作为耐药试验的药物:氨苄西林(AMP)、四环素(TET)、多西环素(DOX)、卡那霉素(KAN)、庆大霉素(GEN)、丁胺卡那(AMK)、环丙沙星(CIP)、诺氟沙星(NOR)、左氧氟沙星(LEV)、头孢唑啉(CEZ)、头孢他啶(CAZ)、多粘菌素B(POL)、呋喃妥因(NFT)和甲氧苄氨嘧啶(TMP)。结果显示大肠杆菌分离株对6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90%,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分离株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性最低,仅为1.94%。全部155株大肠杆临床分离株均多重耐药菌株,对11种药物耐药的分离株数量最多,达到了42株,占到总数的27.10%。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