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的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6h】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的临床研究及中西医结合治疗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言

1.1概述

1.2 病因

1.3 发病机制

1.4 临床分期及诊断要点

1.5 治疗

1.6 透析并发症

2. 理论分析

参考文献

3 实验部分

3.1 第一部分实验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的表达

参考文献

3.2第二部分实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肾病终末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1和受体4的影响

参考文献

4. 综述

凝血酶是如何产生的呢?

凝血酶对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凝血酶是如何对细胞进行调节的?

激活的不可逆性及受体的唯一性

PARs家族

PARs与血小板激活的关系

人类的血小板

小鼠的血小板

小鼠模型的作用

内皮激活中的PARs的作用

凝血酶信号传导至胚胎发育中的作用

未来的方向

参 考 文 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的表达
  目的:观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蛋白酶激活受体1(PAR1)、蛋白酶激活受体4(PAR4)和膜糖蛋白 Ibα(GPIbα)的表达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
  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PAR1,PAR4和GPIbα的表达,采用比浊法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
  结果:维持透析患者血小板表面 GPIbα表达略低于对照组,PAR1表达升高(P<0.05),血小板最大聚集率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 PAR1的表达和血液透析频率之间存在明显正相关(r=0.601, P<0.05)。
  结论:PAR1作为具有高亲和力的凝血酶受体,在维持透析患者体内的过度表达,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可能是该类患者心脑血管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部分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肾病终末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小板凝血酶受体1和受体4的影响
  目的:观察肾病终末期维持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血小板凝血酶受体1(PAR1)和受体4(PAR4)表达的影响。
  方法:选取肾病终末期长期透析患者86例,使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7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使用2个疗程。其他治疗方案不变。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PAR1和PAR4的表达,采用比浊法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同时检测肾功能。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结果:治疗前肾病终末期长期透析患者PAR1、PAR4表达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 P=0.006, P=0.008);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后,除了PAR4(P=0.067),以上指标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36, P=0.046),虽仍高于对照组,但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结论:(1)血小板PAR1在肾病终末期长期透析患者体内的过度表达,从而导致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这可能是肾病终末期长期透析患者存在血栓风险的原因之一;(2)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可降低患者PAR1、PAR4的表达,有效改善血小板功能,调节血小板活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