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门户化”垄断时期互联网垂直应用之电子邮箱的发展研究
【6h】

“门户化”垄断时期互联网垂直应用之电子邮箱的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研究概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背景

1.3 文献综述

2 “门户化”垄断时期中国知名电子邮箱的发展状况

2.1 专注于独立电子邮箱系统的163.net

2.2 “接入第一,邮箱第二”的263.net

2.3 “不断追求、创造最好”的21CN

2.4 电子邮箱收费风波

3 “门户化”垄断时期中美电子邮箱的比较

3.1 电子邮箱综合排名之比较

3.2 电子邮箱发展稳定性之比较

3.3 电子邮箱营销力之比较

4 “门户化”垄断时期中国垂直应用发展的限制因素

4.1 网络广告市场不繁荣

4.2 盈利模式不完善

4.3 网民价值低水平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999到2004年间,三大门户网站新浪、搜狐和网易垄断了互联网广告市场55%以上的份额,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可被称为“门户化”垄断时期。在此期间,中国垂直应用站点呈现出了多元化发展的态势,信息获取、交流沟通、网络娱乐和商务交易类互联网垂直站点均开始崭露头角,尤其是电子邮箱独立站点犹如一匹黑马,试图在互联网市场抢占一席之地,但终究未能成为与门户网站并驾齐驱的垂直应用站点。
  经济驱动力不足是中国垂直应用站点的致命弱点,许多互联网垂直应用所依赖的网络广告并不能带领他们走向盈利。“门户化”垄断时期,在三大门户网站夹击的情况下,只有开创了新的利润空间的即时通讯和搜索引擎实现了创收,那些单独依赖微薄的广告收入的应用站点只能惨淡经营。此外,中国的信息化进程呈现的是后起的态势,在全球化过程中后发展国家拥有技术模仿的优势和制度不适用的劣势,“门户化”垄断阶段,中国垂直应用站点的发展存在着制度的不适用,这集中表现在网民结构及其价值上——中国的网民整体上以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为特征,商业价值呈现低水平状态。以电子邮箱为例,在单独依赖广告收入无法支撑其进一步发展时,许多电子邮箱独立站点选择采取“收费”的方式来获得发展的动力,但网民对此并不买账甚至采取了抵制行为,转而投向了并不收费的门户网站的怀抱,“收费”终结了电子邮箱的独立道路,垂直应用站点逐渐被边缘化。
  本文以1999-2004年中国互联网“门户化”垄断时期的垂直应用站点的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以电子邮箱的发展脉络为切入点,并对比中美垂直网站发展的异同。在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指导下,综合使用了包括现有统计数据、文献等多种不同来源的证据,通过历史的纵向和跨国的横向比较,试图探讨中国垂直应用站点在中国未能发展起来的原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