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关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研究
【6h】

关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词表

前言

参考文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与展望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acute respiratory dysfunction,ARD)是DebakeyⅠ-AD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直接影响到患者的转归和预后,分析此类患者术前、术中可能导致ARD的临床相关因素,有助于提高主动脉夹层围术期的诊治水平。
  方法:2009年2月至2012年6月,共有18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行手术治疗。其中147例DebakeyⅠ-AD在深低温停循环下行手术治疗,男117例,女30例;年龄18~66岁;从发病到手术时间为6小时~94天。主动脉近端处理方式包括:Bentall,Wheat,单纯升主动脉置换,窦部成形。主动脉弓部处理方式包括:全弓置换(139例,95.0%);半弓置换(8例,5.0%)。收集147例患者术前、术中可疑变量进行统计分析(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body mess index,BMI)、术前氧合指数(the ratio of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 to oxygen pressure,PaO2/FiO2)、术前灌注不良综合征、发病至手术时间、术后24小时内输注红细胞及血浆量、胸膜破裂、术后24h胸管引流量、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时间、深低温停循环(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arrest,DHCA)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先对上述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将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保留变量水平0.05,剔除变量水平0.10)。ARD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②术后返回ICU48h内Pa02/Fi02<150(不管呼气末正压水平);③正位X线片示双肺斑片状阴影;④无左心房压力增高的临床证据。排除标准:术前存在原发肺部疾病影响呼吸功能,术后存在心源性肺水肿、肺部感染、肺栓塞、血(气)胸等可影响呼吸功能的病例。
  结果:入选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患者59例,无急性呼吸功能不全患者88例。总死亡率为6.8%。与无呼吸功能不全组(non-ARD组)相比,呼吸功能不全组(ARD组)住院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但是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及呼吸机辅助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19;0.0392;0.01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以下因素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BMI>25kg/m2,术前Pa02/Fi02<300,手术距发病时间<2周,术前灌注不良综合征,CPB时间>180min,术后24h红细胞输入量>10U,术后24h血浆输入量>1000ml。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以下因素为术后发生ARD的危险因素:BMI>25kg/m2(OR,1.43;95%CI,1.41-10.1;P=0.01);术前Pa02/Fi02<300(OR,3.64;95%CI,2.53-6.32;P=0.03);术前灌注不良综合征(OR,2.81;95%CI,2.70-4.92;P=0.00);术后24h血浆输入量>1000ml(OR,4.72;95%CI,2.71-12.28;P=0.04);CPB时间>180min(OR,2.35;95%CI,1.15-4.37;P=0.01)。
  结论:DebakeyⅠ-AD患者深低温停循环术后发生ARD的危险因素包括:BMI>25kg/m2;术前Pa02/Fi02<300;术前灌注不良综合征;术后24h血浆输入量>1000ml;CPB时间>180min。
  第二部分 探讨炎性蛋白sRAGE、S100A12与DebakeyⅠ-AD术后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的关系
  目的:DebakeyⅠ-AD术后的ARD与术后高死亡率相关,但很少有指标能预警该并发症的发生,我们动态观察DebakeyⅠ-AD患者围术期血浆中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soluble receptor for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sRAGE)、S100A12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该并发症发生的早期预测作用。
  方法:2013年1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共有21例DebakeyⅠ-AD患者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了手术治疗,手术均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下进行,主动脉近端处理方式包括:Bentall,Wheat,单纯升主动脉置换及窦部成形术;主动脉弓部处理方式包括半弓置换,全弓置换术。手术患者被分为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组(ARD组),以及未发生急性呼吸功能不全组(non-ARD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sRAGE、S100A12、IL-6的浓度(分别于术前,CPB结束,术后1小时、6小时、12小时、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由于术中体外循环血液稀释,sRAGE、S100A12、IL-6浓度通过血清总蛋白进行矫正,采用质量浓度,即:标准化sRAGE(sRAGE normalized for total protein,sRAGEN)、标准化S100A12(S100A12normalized for total protein,S100A12N)、标准化IL-6(IL-6normalized for total protein,IL-6N)。
  结果:总共21例患者纳入了该研究,其中8例(38.09%)术后出现了ARD。两组患者血浆sRAGEN、S100A12N、IL-6N浓度在CPB结束即刻明显升高(ARD组升高程度更显著),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RAGEN在术后即出现下降趋势,于术后24小时浓度出现明显下降,趋近于术前浓度,该时刻浓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100A12N浓度于术后24小时出现下降趋势,48小时仍然高于术前浓度(P<0.05),于72小时出现明显下降,该时刻浓度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N在术后6小时浓度已出现下降趋势,术后24小时浓度与术前已无明显差异(P>0.05)。CPB后即刻血浆sRAGEN、S100A12N浓度与CPB时间呈线性正相关;CPB后即刻sRAGEN、S100A12N浓度与IL-6N浓度呈线性正相关;CPB后即刻sRAGEN、S100A12N浓度与术后第一天、第二天的最低氧和指数呈线性负相关,且与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呈线性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operationcharacteristiccurve,ROC)示:与S100A12相比sRAGE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areaunder the curve,AUC),具有更可靠的灵敏度与特异度。
  结论:CPB后升高的sRAGE、S100A12与DebakeyⅠ-AD患者术后ARD相关,sRAGE可以作为预警DebakeyⅠ-AD术后出现ARD的早期血清生物标记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