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状况及住房保障体系研究
【6h】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状况及住房保障体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2 国内外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外来务工人员理论及其研究述评

2.2 住房保障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

2.3 本章小结

3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历史沿革与现实价值

3.1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历史沿革

3.2 指导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3.3 解决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问题的重要意义

3.4 本章小结

4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状况与居住困境

4.1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基本状况

4.2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现状

4.3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所面临的问题

4.4 本章小结

5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构成内容与运行机制

5.1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构成内容

5.2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的特征

5.3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

5.4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责任界定

5.5 本章小结

6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实施情况与绩效评价

6.1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影响因素

6.2 宁波市住房保障政策对外来务工人员的覆盖情况

6.3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的绩效评价

6.4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存在的问题

6.5 本章小结

7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

7.1 主要国家和城市住房保障的经验与启示

7.2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7.3 本章小结

8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

8.1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

8.2 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举措

8.3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理论贡献

9.3 研究局限

9.4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 录2 调查问卷一

附 录3 调查问卷二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后,宁波成为外来人员进入的一个重要地区。外来务工人员在为城市繁荣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时,居住条件却极其简陋,住房条件改善成为这类人群强烈的心声。宁波市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启动实施了限价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方式,在全国第一个专门为优秀外来务工人员制定落户政策,其采用的“积分制”也是全国首创。虽然,宁波市政府近年采取一定措施解决外来人口住房保障问题,然而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消除。因此,对于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保障问题,需要带着案例性、前瞻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来专题研究、统筹考虑。
  依据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和政策评价相关理论,借助互联网资源、纸质书籍以及档案资料,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模型构建对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问题展开探讨,主要获得以下结论:
  (1)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经历了“政策空白期”、“自主发展期”、“启动探索期”、“快速发展期”和“逐步完善期”五个沿革阶段。当前这一体系主要包括出租屋服务管理保障、公共租赁房保障、经济适用房保障、“双限”房保障和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五个部分。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较为迅速,呈现出供应主体、保障方式和保障资源多元化的特点,并且保障管理也日益完善。
  (2)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四大部分,即运行机制、资金筹措机制、房源保障机制和管理机制,其中:运作机制主要包括进入、轮候和退出三方面内容;管理机制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机制和企业运作管理机制两个方面内容。
  (3)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重点就是要关注三方面要素,即经济要素、城市政策与管理要素、社会心理要素,其中经济要素是影响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根本。从社会受众方来考察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政策加快了保障性住房供给数量与速度,也改善了居住条件,提升了城市形象,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平抑了快速上涨的商品房市场价格,并且这一政策产生的社会效应越来越大。
  (4)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是“民望所归”,也是现实所迫。宁波市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路径主要集中在五个方面:扩大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实际受惠数量、租赁式保障性住房应成为外来务工人员住房保障的主导、建立多渠道保障性住房融资模式、土地供给模式和住房开发模式。在解决宁波现有住房保障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上,住房保障建设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加快建设外来务工人员集中居住区、合理改造和治理“城中村”、强化用工单位社会责任、提高外来务工人员的住房消费能力、规范外来务工人员住房租赁市场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