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LDPC码多位比特翻转译码算法研究
【6h】

LDPC码多位比特翻转译码算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数字通信系统

1.2 LDPC码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1.3 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安排

2 LD PC码基本原理

2.1 LDPC码的分类

2.2 LDPC码的译码

2.3 本章小结

3 LD PC码多位比特翻转译码算法

3.1 两比特变量节点

3.2 两比特校验节点

3.3 两比特翻转算法的分析

3.4 两比特翻转改进算法

3.5 本章小结

4 仿真结果及分析

4.1 两比特翻转算法性能分析

4.2 两比特翻转改进算法

4.3 本章小结

5 总结与展望

5.1 全文总结

5.2 课题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1962年提出的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LDPC)作为一种优秀的线性分组码,使用的是消息传递的迭代译码,在性能上已经被证明非常接近香农极限。但是LDPC码在提出时限于当时机器的计算能力,直至近年来才被人们所重新发现并开始进行研究。
  常见的LDPC译码算法有硬判决算法和软判决算法两种。前者的计算相对简单,译码更快,对硬件设备要求也较小,但是译码性能较差;后者利用了更多接收到的信息,计算相对复杂,译码更慢,对设备要求较高,但译码性能更好。本文主要研究硬判决译码算法。
  本文从Gallager博士提出的硬判决比特翻转算法出发,研究了由此发展而来的两比特翻转算法,分析了两比特翻转算法的优势和不足,并对两比特翻转算法译码失败时的情况作出了总结与分析。通过分析两比特翻转算法译码失败的特点,总结了陷阱集的相关特点,并研究了一种提前观测译码过程是否可能进入陷阱集的方法,并基于这种方法对两比特翻转算法进行了改进。
  通过对这种改进算法的仿真,可以发现在译码性能上,两比特翻转算法相比传统的比特翻转算法,有一定的提升,并且由于引入了陷阱集检测的提前终止机制,在迭代次数上也比传统比特翻转算法有较大改善,在译码时间性能上表现更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