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宗教信仰因素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基于CGSS2010数据的分析
【6h】

宗教信仰因素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基于CGSS2010数据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相关文献回顾

2 研究设计

2.1 关键词界定

2.2 理论基础和研究假设

2.3 研究变量及其操作化

2.4 研究思路和方法

3 宗教信仰对人际信任影响的考察

3.1 我国居民的人际信任差异

3.2 宗教信仰因素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4 不同宗教信仰对人际信任影响的考察

4.1 佛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4.2 基督教/天主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4.3 伊斯兰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4.4 民间宗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

5 结论和讨论

5.1 结论

5.2 关于宗教信仰影响的差异

5.3 关于宗教信仰影响的维度

5.4 关于理论解释

5.5 关于数据使用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经济学家肯尼思·阿罗说,没有任何东西比信任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从宏观层面肯定了信任的重要性。从微观角度看,人际信任是人们展开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要素。人际信任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试图从文化中寻找答案。宗教文化是历经几千年传承的意识形态并且发展至今已有了一套相应的完善制度规范。通过对“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中相关数据的回归分析,本研究发现宗教信仰因素对我国居民的人际信任存在较为显著的影响。
  总体来说,宗教信仰因素对人际信任存在负面影响,有宗教信仰的居民较之无宗教信仰的居民人际信任低。在不同宗教信仰类别中,佛教、基督教/天主教、民间宗教信仰者较之无宗教信仰居民人际信任低,而伊斯兰教信仰者较之无宗教信仰者人际信任高,伊斯兰教信仰因素对人际信任具有正面影响。此外,除基督教/天主教信仰外,其他宗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在不同情况下存在差异。佛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在不同地域、受教育年限、社交频率和阶层等级特征居民中存在差异;伊斯兰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在不同年龄、地域和社交频率居民中存在差异;民间宗教信仰对人际信任的影响在不同年龄和地域居民中存在差异。
  由于宗教信仰者具有结社的普遍特征,本研究认为团体内较高的人际信任,使得团体外的人际信任相对较低。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要素的快速变迁,宗教信仰不可避免受到世俗化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宗教信仰者具有的亲善友睦特征逐渐丧失,也消减了宗教信仰因素对人际信任的正面影响。而伊斯兰教信仰因素由于教义的严格性保证了信仰的神圣性和分布集中于中西部受到世俗化冲击较小,所以对人际信任依然具有积极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