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心脑致宝平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门瘀阻遏证)临床研究
【6h】

心脑致宝平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门瘀阻遏证)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1.临床资料

1.1实验设计及病例来源

1.2病例选择

2.研究方法

2.1试验步骤方法

2.2观察指标

2.3疗效与安全性评定标准

2.4统计分析

3.研究结果

3.1入选病例可比性分析

3.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见表3)

3.3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改善情况比较(见表4)

3.4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见表5)

3.5药物安全性评价(见附录表2)

4.讨论

4.1中医对高脂血症的认识

4.2现代医学对高脂血症的研究

4.3心脑致宝平胶囊组方原则及药理分析

4.4心脑致宝平胶囊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结语

文献综述:中医药治疗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心脑致宝平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有效性及其临床用药安全性做出评价,推荐临床使用方法。
   方法:
   1.对照药物选用安慰剂,采用分层区组随机、双盲单模拟、安慰剂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方法。将符合条件的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18例(试验组病人每次口服心脑致宝平胶囊4粒,3次/日);对照组18例(对照组病人每次口服安慰剂胶囊4粒,3次/日)。8周临床观察。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观察治疗前后中医症状和体征,计算症候积分。根据积分法判定中医症状疗效,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其疗效。
   3.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改变情况。
   4.观察实验室检查血、尿、大便常规、心电图、肝功能(ALT、AST)、肾功能(BUN、Cr)、血脂(Tc、TG、LDL-C、HDL-C)、cK检查等安全性指标,以检测心脑致宝平胶囊是否有毒副作用。
   5.统计分析:将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比较(见表):两组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各自组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都有明显减低。但治疗组比对照组降低明显。
   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改善比较(见表2):治疗组总有效率88.90%,对照组总有效率50%,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改善比较(见表3):治疗组组内比较,治疗后血脂四项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治疗后改善血脂,尤其能显著降低TC、TG、LDL-C。
   4.两组患者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没有出现异常情况,说明该药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结论:心脑致宝平胶囊可以缓解患者头重、胸闷、肢麻沉重、恶心欲呕、口干不欲饮形体肥胖、心悸、眩晕、乏力等中医症状,改善和调节血脂代谢,显著减低TC、TG、LDL-C.但对HDL-C作用不明显,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推荐临床使用心脑致宝平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痰瘀阻遏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