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6h】

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典型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目前该病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甚至癌变,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疑难病。近年来我国该病发病率明显升高,临床上常规采用氨基水杨酸类、糖皮质激素类、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等西药治疗,但存在副作用大,药费不菲,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近来许多中医学者探讨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途径,但存在中药方剂灵活多变,缺乏统一公认的治疗方法等问题。本研究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原则,对溃疡性结肠炎辨证分型,针对其中大肠湿热型患者予以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探讨此种疗法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优势,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
   将60例诊断为大肠湿热型UC患者,男28例,女32例,按照随机原则,纳入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例资料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轻重、结肠镜粘膜病变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采用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甲硝唑溶液、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锡类散等药物配制的混合溶液保留灌肠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保留灌肠均每晚1次,每次100ml,15日后隔日1次,疗程3个月;治疗后应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间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疾病活动度指数疗效、结肠镜粘膜病变疗效、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等指标有无差异。
   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疾病活动度指数总积分比较,治疗组2.23±1.74,对照组4.73±2.45,经统计学分析,p<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疾病活动度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肠粘膜镜像积分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治疗组肠粘膜病变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
   本研究采用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保留灌肠治疗大肠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立足于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中医个体化治疗优势,通过保留灌肠这种给药途径使得药液直达病灶,充分发挥药效,促进病变粘膜修复达到治愈溃疡性结肠炎的目的。这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方便,副作用小,费用合理,疗效较理想,值得临床研究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