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针刺结合复方山苓淡斑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6h】

针刺结合复方山苓淡斑面膜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2.研究方法

3.研究结果

4.讨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黄褐斑患者调查表

附录二: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评分 (MASI)

附录三:复方山苓淡斑面膜粉实图

附录四: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五:综述: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复方山苓淡斑面膜治疗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记录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情况以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为临床治疗黄褐斑寻找最佳方案。 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女性黄褐斑患者,将60例研究对象按入组先后依次编排号码,然后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面膜组30例和针刺组30例,针刺面膜组先予以针刺治疗,留针30分钟后取针,洁面后再将药粉调成糊状均匀敷于面部,30min后清除干净,隔日一次,每周3次,连续治疗8周。针刺组只予以针刺治疗。比较两组MASI评分及全血粘度(高、中、低切变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的变化情况。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针刺面膜组30例中,有1例达到基本治愈,2例达到显效,24例达到有效,3例基本无效,总有效率达90%;针刺组30例中,无人达到基本治愈,仅1例达到显效,18例达到有效,11例基本无效,总有效率为63.3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4.565,P=0.033<0.05),且针刺面膜组疗效优于针刺组。 (2)MASI评分比较:针刺面膜组治疗前MASI评分为11.33±5.50,针刺组治疗前MASI评分为12.57±6.61,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786, P=0.435>0.4),具有可比性。针刺面膜组治疗后MASI评分为7.31±4.27,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6.501,P=0.000<0.01),针刺组治疗后MASI评分为9.98±5.63,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5.024, P=0.000<0.01);治疗后两组MASI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065, P=0.043<0.05),且针刺面膜组优于针刺组。 (3)MASI下降指数比较:针刺面膜组30例,其中0%≤下降指数<20%占3例,20%≤下降指数<60%占24例,60%≤下降指数<90%占2例,下降指数≥90%占1例。MASI下降指数为0.3488±0.2212;针刺组30例,其中0%≤下降指数<20%占11例,20%≤下降指数<60%占18例,60%≤下降指数<90%占1例,下降指数≥90%占0例,MASI下降指数为0.2273±0.2168,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148,P=0.036<0.05),且针刺面膜组优于针刺组。 (4)全血粘度高切变率比较:治疗前针刺面膜组为(6.15±1.22)mPa.s,针刺组为(6.09±1.33)mPa.s,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180,P=0.857>0.8),具有可比性。针刺面膜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为(4.24±1.03)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0.333,P=0.000<0.01),针刺组治疗后全血粘度高切变率为(4.82±0.97)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349,P=0.000<0.01);治疗后两组全血粘度高切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275,P=0.027<0.05),且针刺面膜组优于针刺组。 (5)全血粘度中切变率比较:治疗前针刺面膜组为(7.24±1.05)mPa.s,针刺组为(7.12±1.24)mPa.s,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401,P=0.690>0.6),具有可比性。针刺面膜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中切变率为(5.13±0.74)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7.197,P=0.000<0.01),针刺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中切变率为(5.63±0.77)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8.108,P=0.000<0.01);治疗后两组全血粘度中切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536,P=0.014<0.05),且针刺面膜组优于针刺组。 (6)全血粘度低切变率比较:治疗前针刺面膜组为(11.50±1.16)mPa.s,针刺组为(11.32±1.16)mPa.s,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87, P=0.559>0.5),具有可比性。针刺面膜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变率为(8.35±1.33)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8.239,P=0.000<0.01),针刺组治疗后全血粘度低切变率为(9.14±1.00)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9.762,P=0.000<0.01);治疗后两组全血粘度低切变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572,P=0.013<0.02),且针刺面膜组优于针刺组。 (7)血浆粘度比较:治疗前血浆粘度,针刺面膜组为(2.73±0.51)mPa.s,针刺组为(2.66±0.52)mPa.s,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597,P=0.553>0.5),具有可比性。针刺面膜组治疗后血浆粘度为(1.64±0.30)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3.360,P=0.000<0.01),针刺组治疗后血浆粘度为(1.91±0.40)mPa.s,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6.806, P=0.000<0.01);治疗后两组血浆粘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2.893, P=0.005<0.01),且针刺面膜组明显优于针刺组。 (8)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治疗前红细胞聚集指数,针刺面膜组为10.39±1.26,针刺组为10.27±1.3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0.345, P=0.731>0.7),具有可比性。针刺面膜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为7.96±1.35,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19.065,P=0.000<0.01),针刺组治疗后红细胞聚集指数为8.50±1.61,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870,P=0.000<0.01);治疗后两组红细胞聚集指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t=1.406,P=0.165>0.1)。 结论: (1)在疗效方面,针刺结合复方山苓淡斑面膜治疗方案明显优于单纯针刺治疗方案。 (2)在血液流变学方面,针刺结合复方山苓淡斑面膜能改善黄褐斑患者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且明显优于针刺组(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说明针刺结合复方山苓淡斑面膜的治疗方案能改善黄褐斑患者的内环境、降低全血粘度,使患者血液循环通畅,提高临床治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