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6h】

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缩略词表

前言

1临床资料

1.1病例来源

1.2诊断标准

1.3病例选择

1.4病例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分组方法

2.2治疗方法

2.3疗效观察

2.4统计学方法

3研究结果

3.1治疗前资料分析

3.2治疗后资料分析

讨论

1现代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2祖国医学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认识

3疏肝健脾方的立方依据

4疏肝健脾方的组方分析

5疏肝健脾方的现代药理作用研究

6疏肝健脾方的作用机制探讨

7量表的选择

8结论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综述: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改善情况、生活质量变化、抑郁焦虑变化、复发情况及安全性。分析疏肝健脾方的组方特点,进而探讨其作用机理,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提供中医药依据,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于湖北省中医院李天望教授专家门诊就诊的80例患者,所有病例西医诊断为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辨证为泄泻肝郁脾虚证。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详细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填写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评分表(IBS-QOL)、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治疗组给予疏肝健脾方治疗。具体方药为:党参10g、茯苓10g、炒白术10g、薏苡仁20g、山药15g、石榴皮15g、柴胡10g、枳壳10g、炒白芍10g、陈皮10g、防风10g、合欢皮20g、炙甘草6g。中草药浓煎至300ml,分2次饭后温服,日一剂。 对照组给予马来酸曲美布汀分散片治疗。3次/日,0.2g/次,饭前半小时口服。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8周,每两周复诊1次,记录患者症状体征。疗程结束后再次填写IBS-QOL量表、HAMA量表、HAMD量表,随访时间为1月。 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IBS-QOL积分、HAMA积分、HAMD积分等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分析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焦虑抑郁评分变化、生活质量评分变化及复发情况等,评价其有效性。 治疗前后患者均需进行心电图、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评估其安全性。 结果: 1.两组患者综合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7例,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痊愈2例,显效12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7.5%。采用秩和检验,P<0.05,表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2.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比较:两组均可改善腹泻、腹胀、纳少、排便急迫感(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改善腹痛(P<0.05),疗效相当(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烦躁易怒、两胁胀满(P<0.05),对照组疗效不明显(P>0.05)。 3.IBS-QOL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均可改善健康担忧、焦虑不安及饮食限制(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改善行为障碍(P<0.05),疗效相当(P>0.05)。 4.HAMA评分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焦虑状态(P<0.05),对照组疗效不明显(P>0.05)。 5.HAMD评分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抑郁状态(P<0.05),对照组疗效不明显(P>0.05)。 6.复发率比较:治疗组33例有效患者中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6.1%;对照组31例有效患者中有7例复发,复发率为22.6%。P<0.05,表明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表明两种方法安全性均较高。 结论: 疏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状态,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我们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